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图片新闻 > 欧美生物能源产业加速国际粮荒
欧美生物能源产业加速国际粮荒
  • www.chemmade.com
  • 2010-08-24 10:05:22

  • 欧美生物能源产业加速国际粮荒

      继俄罗斯宣布实行出口禁令致使全球小麦价格被大幅推高之后,乌克兰也打算限制粮食出口,以保障其国内粮食安全。乌克兰农业部长普里夏日纽克近日表示,受干旱天气影响乌克兰粮食减产,在今年7月至明年6月的农业营销年度中,总共可出口粮食1600万吨,比上一年度减少500万吨。
      
      类似于2008年一样以“粮荒”为外在表现的国际粮食投机高潮或将在今年下半年出现。虽然这对于“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且与国际粮食市场存在防火墙的中国粮食安全而言,并无多大实质性冲击,但是高度关注这种趋势的演变也应是未雨绸缪的必然选择。
      
      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来看,亚洲主要国家基本都不会受到“国际粮荒”的影响,因为中国、印度、越南等国都是粮食完全自给的国家,但是如果未来国际粮价再持续高涨,为了保证国内的粮食安全的限制性举措有可能出台。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国有粮食企业原粮总库存超过4500亿斤,库存消费比达40%以上,远超国际公认的17%至18%的安全线水平。
      
      受“国际粮荒”伤害最大的将是非洲、拉美、中东等粮食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和地区,因为中东地区属于石油资源的“黑金地带”,粮食价格暴涨对其影响和冲击并不会太大,而非洲和拉美的不富裕和贫穷国家若是遭遇类似于2008年“国际粮荒”时的粮价飞涨,粮食短缺引发的国内问题或将异常严峻。
      
      实际上,从总量来看,全球目前并不缺粮,但美国和欧洲等西方国家的生物能源消耗了至少数亿人口一年的粮食消费总量。根据目前公认的数据来看,一个人一年的口粮大约只能加工70升左右生物燃料,而这70升生物燃料大约能让一辆普通轿车跑700公里,以玉米制造生物乙醇为例,在节省全球2%的石油消耗的同时,却能造就粮价上涨30%左右的驱动力。由此可见,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生物能源产业和粮食投机资本的推动,是“国际粮荒”现象出现背后相映成趣的“哼哈二将”。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