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图片新闻 > “气荒”如何破专家献计策
“气荒”如何破专家献计策
  • www.chemmade.com
  • 2017-12-22 09:17:20
  • 上海证券报

  •   今年冬季爆发的这轮“气荒”至今仍未完全消退,天然气也成了当下各方最关心的话题。在日前于上海举行的2017中国油气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上,业内知名专家和国内重要油气企业高管纷纷就破解“气荒”、天然气保供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


      治理雾霾仍离不开天然气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认为,今年冬天中国产生“气荒”的原因首先在于天然气储气调峰应急能力建设滞后。以地下储气库为例,中国地下储气库的工作气量为61亿方,仅占消费总量的3%,而美国的这个比例达到17.6%,欧洲一些国家则更高。

      “其次,今年煤改气力度之大也远远超出业内外预期。”张玉清表示,今年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各方环保力度非常大,可谓层层加码。与此同时,今年一改前三年有增有降的局面,所有省份的天然气消费量都呈现正增长。其中,江苏、河北、山东、河南、四川等重点省份的消费呈现阶梯式增长,增速均超过20%,远超历史年份。

      在张玉清看来,天然气消费今年淡季不淡也是导致“气荒”的一个原因。而上游资源减供则加剧了天然气供应紧张。尽管如此,他认为,未来中国天然气消费仍将持续不断增长,而这一趋势取决于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国家环保政策;二是气源供应能否保障;三是气价能否承受。

      “国家环保政策的逐步加强决定了天然气必然要承担冬季清洁取暖的重任。至于气源能否保障,我们看到,全球天然气产量仍在不断增长,预计2020年全球LNG(液化天然气)液化能力将达到4.4亿吨/年,较2016年大幅增加43%。这意味着未来全球LNG供过于求将加剧,供应能力剩余将从2016年的4000万吨/年扩大到2020年的8500万吨/年,说明资源是可以保障的。”张玉清说。

      破解“气荒” 各方献策

      尽管如此,近期国内LNG价格仍高烧不退。记者从业内了解到,LNG市场12月19日继续整体上调,涨幅在200-700元/吨之间。目前,北方地区LNG价格大多在8500-9500元/吨之间,山东和江苏地区LNG出厂价已突破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南方批量进口气北上补充供应缺口,华东和华南地区的运价也在提升,涨幅在0.05元/吨/公里左右。

      在谈及未来如何促进中国天然气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问题时,张玉清表示,首先是加强供用气规划衔接,有序推进煤改气工作;其次是加强协调,采取措施,上游供气企业联合保供;其三是加快天然气输气干线管道的互联互通建设;四是推动输气管道设施与LNG接收站公平开放;五是加快推动我国储气调峰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六是继续加强国内天然气勘探及开发建设力度;七是加快推进居民用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八是研究大型高产气田能否作为应急调峰气田。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高级经济师刘满平则表示,从研究角度出发,可以通过八大举措破解“气荒”,分别是开源、节流、扩建、互联、分摊、理顺、引导、协调。

      “所谓开源就是增加天然气供应,落实LNG现货采购;节流则是适当谋划、有序推进煤改气工作,不能一刀切;扩建是指扩大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互联是指让LNG接收站和管网向第三方开放;分摊则是指让保供的责任、成本由政府、企业、用户三方分摊;理顺是指理顺价格;引导则是及时公布能源数据、引导从业者对未来的预期;协调是指加强政策和行业的协调。”刘满平说。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气荒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