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权的下放,进口原油越来越得到地方炼厂的青睐,如今可谓风光无限。而过去做为地方炼厂重要加工原料的进口燃料油,却被渐渐冷落。我国燃料油进口市场正在走向以保税船用油为主的市场格局,原料型进口燃料油或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通过对2016年1季度我国燃料油进出口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燃料油市场的颓势正在加速。
燃料油进出口量同比下滑明显
进口方面,2016年1季度我国燃料油进口量332万吨,环比小幅增加19.7万吨或6.31%,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暴跌102.6万吨或23.61%,下滑幅度极其明显。出口方面,1季度我国燃料油出口量为211.5万吨,环比大幅下滑98.1万吨或31.69%,同比下滑15.6万吨或6.87%。
在燃料油进出口市场不断萎缩的同时,我国原油进口量却屡创新高,1季度原油进口量9110万吨,同比增加1076万吨或13.4%,地方炼厂购买热情急剧飙升甚至导致了青岛港到货油轮出现拥堵,两者之间的差距可谓冰火两重天。
燃料油进出口市场详解
从进口来源地看,2016年1季度我国进口燃料油前5位分别为新加坡、委内瑞拉、马来西亚、俄罗斯和韩国,该5国占总进口比重87.05%。其中,新加坡以91.56万吨的进口量继续蝉联榜首,霸主地位难以撼动。而1季度来自日本的进口燃料油仅为10.6万吨,环比大幅下降22.4万吨,排名跌出了前5位。
从进口海关来看,华东地区燃料油进口总量193.4万吨,占据了我国燃料油进口的大半壁江山,占比高达58.26%;而华北和华南进口量70.9万吨和64.6万吨,占比分别为21.37%和19.47%。从1季度各月的进口数据来看,华东每月进口量持续稳定在65万吨上下,而华南和华北分别在1、2月份出现大幅减少。
由海关的出口数据可以看出,1季度上海海关出口量达到45.1万吨,占全部燃料油出口量的21.30%,逐渐拉大了与其他海关的差距。南京、青岛、杭州和九龙海关燃料油出口量均突破20万吨,分列二三四位。相比燃料油进口的大幅萎缩,我国燃料油出口量总体呈现相对平稳的态势。我国燃料油出口下滑速度不及进口,也说明了我国燃料油市场的对外依存度正在逐步降低。
小结
燃料油市场的萎缩正是我国炼油行业格局转变的写照,进口燃料油在完成其特殊的历史使命,陪伴了地方炼厂走过那段最艰难的岁月后,已经是时候退居二线了。因此,我们预计2季度燃料油进出口市场的表现或将进一步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