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图片新闻 > 煤企游说有关部门开征煤炭进口税
煤企游说有关部门开征煤炭进口税
  • www.chemmade.com
  • 2013-04-19 09:46:13
  • 中国化工制造网

  • 煤企游说有关部门开征煤炭进口税

     

        在国内需求不振、海外煤炭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中国煤炭企业的生存状况日趋恶化。近期,中国的煤炭企业正在推动有关部门出台关税政策以限制煤炭的进口。知情人士表示,这样的煤炭企业不只一家,但尚未联合向有关部门提正式提议。
       
        煤炭这种资源性产品原属鼓励进口之列,而且经历过焦炭关税的国际贸易纠纷之后,中国对出台类似政策日趋谨慎。因此,上述人士并不看好煤炭企业能够如愿推动政策出台。
       
        国内煤企腹背受敌
       
        中国煤炭价格经历了十年的持续上涨之后,在2012年迅速下跌。到2012年年底,秦皇岛5500大卡市场煤平仓价630-640元/吨,比年初下降了约170元。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直报的90家大型煤炭企业2012年的利润同比下降22.3%,其中19家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面21.1%,比去年上升了14.5个百分点,行业盈利能力下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低价的海外煤炭大量涌入中国。2012年,中国累计进口煤炭2.9亿吨,同比增长29.8%。海关总署发布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商品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煤炭产品进口大幅增长30%,达8000万吨。这让本已处境困难的煤炭企业腹背受敌。
       
        华润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燃料部部长卞二东介绍,由于进口煤炭的价格优势,现在该公司旗下电厂所用的燃料已有30%采购进口煤。
       
        同时,中国的煤炭贸易商也受到了冲击。
       
        中煤金海洋销售公司(下称“中煤金海洋”)是中煤集团旗下三家具有自主销售权的公司之一。这家此前主要精力放在国产煤炭贸易的公司,现在被迫开始进入进口煤贸易。
       
        “国内煤炭现在基本就是零利润,没法做了。”中煤金海洋进口煤业务主管张晓军说,“做进口煤的话,每吨还能有20-30元可以赚。”
       
        由于中国市场获得了海外煤炭供应商更高的重视,国际煤炭市场也因中国而发生变化。
       
        长期以来,国际煤炭市场采用标准价格指数以6000大卡为热值标准。而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需要,普氏能源资讯推出了两个以5500大卡为热值的价格指数,用以比较中国市场国产和进口动力煤的价格。
       
        游说征收进口税
       
        中国近年鼓励进口资源性产品,煤炭作为中国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能源,自然也在其中。2008年,中国取消了煤炭的进口关税。
       
        北京长贸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黄腾介绍,中国现在对煤炭进口不征收关税,仅收取增值税和港口费用。
       
        “(中国)煤炭企业是不欢迎煤炭进口的。”上述知情人士说,“煤炭企业已经在不同的场合对有关领导建议开征煤炭进口关税。”
       
        他表示,建议主要有几种形式:一是直接开征关税;二是提高增值税;三是对低发热量、高硫煤炭征收限制性关税。
       
        “这些税最后都是上缴国库的,”他说,“但对于(中国)煤炭企业来说,则提高了进口煤的价格,减少了进口煤的竞争力。”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董焰表示,现在不宜对进口煤开征关税。“还是要争取多进口一些,国内的资源应细水长流。”董焰说,“市场对进口煤炭是欢迎的,现在需要的是有关部门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
       
        黄腾则表示,2012年的煤炭价格下降对中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是好事,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政府的决策应该按照规则来制定,而不是按煤炭企业的利益。
       
        但在低价的进口煤炭面前,中国煤炭企业要想取得价格优势已经很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王金照称,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包含很多刚性成本,下行空间有限。
       
        更让煤炭企业担心的是,煤炭资源税改革之后会使其缴纳的税费增加、成本进一步上升,在与进口煤的竞争中更加弱势。

  • 文章关键词: 煤炭进口关税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