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图片新闻 > 联手洋商造国内顶尖化工材料
联手洋商造国内顶尖化工材料
  • www.chemmade.com
  • 2010-04-18 09:59:21
  • 川维厂化工生产车间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PVB玻璃夹层膜,一种国际上广泛用于飞机、汽车及建筑外墙玻璃的高分子化工材料,国内即将告别“拿来”时代。今日,记者从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获悉,该项材料即将在川维厂实现生产,投产后将有效弥补国内空白。据了解,此前PVB材料一直要靠世界仅有的3、4家化工厂进口。
      
      变“国内加工”为“中国制造”
      
      去年,国内汽车市场以3100万辆的产销业绩跃居国际榜首,围绕汽车生产的多条产业链也在日新月异地赶超历史。不过,汽车玻璃用高分子材料PVB,却一直只能靠国际进口。川维厂厂长徐正宁今天下午告诉记者,像飞机、汽车以及建筑工地用外墙玻璃,过去国内只是把别国技术拿来加工生产,“源头空白。”如此下来,成品通过技术加工,“卖给国内市场的价格不便宜,”徐正宁说,想办法将技术“拿”过来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国内市场对这项材料日益高涨的需求,和节省成本开支。
      
      目前,PVB玻璃加层膜材料的高新技术被少数国家的化工厂拽在手里,“全世界也只有3-4家工厂能生产此种材料。”徐正宁兴奋地透露给记者,有数十年化工生产经验的川维厂,经过和以上工厂的战略合作谈判,“终于将技术‘牵’回国内。”据介绍,川维厂目前生产各种有机化学原料的能力在国内排在前列,如今拿到PVB材料的生产技术,可为国内需求缓解15%-20%的成本压力,“关税、运输费节约了。”
      
      据透露,川维厂计划在两年后量产PVB材料,届时市场上将会有PVB产品贴上“中国川维制造”的标签。
      
      技术升级 产品入列政府绿色采购清单
      
      如果说复制别国技术是解决国内产能空白,那么通过自研解决技术带来的环境污染,就是技术创新升级。川维厂环安处李贤贵向记者介绍了该厂率先在国内起用的一套化工环保装置。
      
      上世纪九十年代从美国引进的VAE材料生产技术,在生产VAE产品过程中,原料乙烯气体不能完全进行反应,这种通过减压脱泡的方式从乳液产品中解析出来的气体被称之脱泡气,俗称尾气。脱泡气中含原料乙烯的量高达80%以上,但在回收处理技术不成熟的年代,只能将脱泡气直接送火炬排空焚烧,一年下来就是好几百万元化为云烟,也不利于环保。川维厂投入2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把原来不得不烧掉的脱泡尾气重新回收利用,一年可回收乙烯约230吨,价值近200万元,不造成任何的环境污染。李贤贵说,化工行业想办法变废为宝,既能保护环境,还能节约成本。
      
      据介绍,目前川维厂每年生产的VAE材料可达6万吨,“但还是供不应求,”厂长徐正宁说,这种可作胶料、外墙涂料的化工原料正被广泛使用。经过川维厂成功技术升级,VAE材料在去年已被政府划入“绿色采购清单”。
      
      未来产值冲关200亿
      
      川维厂隶属中国石化集团,始建于1973年。“当年解决百姓穿‘衣’,现在要向200亿冲刺。”徐正宁表示,川维厂生产的维尼纶化纤在国内是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建厂初期主要解决老百姓的穿衣问题,数十年过去了,川维已成为全国最大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化纤企业,生产技术一直领跑国内前列。
      
      徐正宁在接受采访时还透露了今年川维厂下一步的计划,据介绍,未来3到5年,川维将实现200亿产值。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