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图片新闻 > 化工企业原料不足“闹油荒”多途径争抢地沟油
化工企业原料不足“闹油荒”多途径争抢地沟油
  • www.chemmade.com
  • 2010-04-15 09:08:19
  •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近日,河北省外媒体关于不法分子加工的地沟油流入餐馆的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人们也因此谈“油”色变。然而,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的地沟油并非一无是处,而是提炼生物柴油不可多得的原料。

        可由于多途径争抢地沟油,导致化工企业原材料不足而陷入困境。相关企业纷纷呼吁政府部门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地沟油的去向。

        ■石市一地沟油转化企业处于半停工状态,负责人在装原料的空桶前徘徊■摄/记者王勇博

        教授眼中  地沟油可变废为宝

        ■肮脏的地沟油(左)可转化为纯净的生物柴油

        现在,只要一说起地沟油,人们往往是痛恨加无奈。因为地沟油脂肪酸含量较高,会阻塞、腐蚀管道,而且每公斤废油会造成15000平方米水面污染;因其含有致癌物,如被不法商贩利用重返餐桌,会对人类造成健康隐患。

        “其实,地沟油也是有用的,它是提炼生物柴油不可多得的原料。”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教授冯树波说,经过酯化、蒸馏,1吨地沟油可被提炼成约0.9吨生物柴油,而剩余10%的原料又可生成植物沥青等环保建材。此外,生物柴油还可再次加工转化成洗涤剂等化工产品。

        “这种处理不仅避免了污染环境,同时生成的生物柴油作为替代能源,燃烧性能高,排放废气少,能缓解目前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冯树波说。

        无米下锅  化工企业频频停产

        因为看好地沟油转化成工业产品的广阔前景,河北东安新能源有限公司去年引进设备开始生产。然而几个月来,该公司上百万元的先进设备停止了运转。厂房外放着数百个空罐桶,用来预处理地沟油的储藏室也见了底。

        “这个月停产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该公司负责人翟向东无奈地说,根据该公司目前的生产规模,一年可处理一万多吨废弃油脂。

        辛集市大友化工厂的负责人张建泽:“正常情况下每月能处理500吨地沟油,现在每月最多处理50吨,‘吃不饱’啊,这个月已经停了。”

        相比上述两家公司“吃不饱”的半停产状态,辛集市有两家同类的公司因缺少原料,去年年底已经被迫停产。

        原料不足  高价难买到地沟油

        “如果目前处半停产状态的3家企业恢复正常,一年可转化2万吨地沟油。”冯树波介绍说,根据测算,石市一年的废油脂产生量约5万吨,对环境的压力非常大。

        地沟油原料如此充足,化工企业又为何“吃不饱”?

        冯树波介绍,目前对废弃油脂的回收主要有三种用途:一是黑心商贩经过处理后使之重返餐桌,严重危害群众生命健康;二是作为饲料使用,但是通过食物链逐步累积,间接地还是可能危害人的健康;第三就是加工成为工业产品,如生物柴油。

        “化工企业购买一吨地沟油约4800元,而商贩卖给其他用途的企业能卖7000元,谁给价高卖给谁。”一知情人士称。

        张建泽也称,地沟油收购价已从2003年的1000多元/吨上涨到目前的4800元/吨,多家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已无利可图,但即使出高价也难买到原料。现在该厂使用的地沟油还有从江苏、河南等地购买的,但企业仍“吃不饱”。

        纷纷呼吁  为地沟油回收立规 

        地沟油的回收利用是一件变废为宝的好事。目前,石市大中型酒店基本安装了油脂分离器,但地沟油在回收、加工、销售等环节中仍存在不法行为,大量私下交易的泔水油更是处于监管盲区。

        “虽然有关部门对地沟油的集中整治能立竿见影,但从长远看治标不治本。”采访中,不管是普通市民还是化工企业纷纷表示,在制定地沟油统一检测标准的同时,希望政府部门能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源头控制,对饭店、食堂的餐厨垃圾实行统一收运、集中无害化处置。

        同时,化工企业纷纷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对私自处置餐厨垃圾的企业和个人要严惩,对从事转化餐厨垃圾的企业进行补贴,以增强竞争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结束地沟油回收利用无章可循的局面,使地沟油找到最好的归宿,让市民餐桌真正安全。

        ■他山之石

        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废弃油脂已经被广泛用于生物柴油的开发,并已逐步探索产业化途径。

        苏州市曾签署“泔水管理”市长令,禁止经营者直接排放污水、油烟,倾倒餐厨垃圾,要求餐厨垃圾按照规定收集、储存、运输、日产日清,废弃食用油脂交专业单位集中收购、处理。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