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图片新闻 > 有色金属贸易摩擦加剧 出口难度加大
有色金属贸易摩擦加剧 出口难度加大
  • www.chemmade.com
  • 2012-02-10 10:07:18
  • 中华工商时报

  • 有色金属贸易摩擦加剧 出口难度加大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日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明星在北京举行的有色金属工业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国内市场对有色金属的需求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同时有色金属产品的进出口总额将继续攀升,但鉴于贸易摩擦加剧,出口难度加大,原料出口额增幅将明显回落。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方面预计,2012年我国金属工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更加复杂。我国有色金属生产总体仍将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有色金属年均价格可能略低于2011年的年均水平,有色金属工业经济效益的增幅将会明显回落,有色金属产品贸易摩擦加剧,出口难度加大。
       
        据统计,2011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700亿元,同比增长35%。西部12省区有色金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增长42.9%,增幅比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快8.3个百分点,占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3.1%。
       
        据悉,2011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3438万吨,同比增长9.8%。十种有色金属包括铜、铝、铅、锌、镍、锡、锑、镁、钛、汞。
       
        过去一年,有色金属行业运行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产业链开始向协调发展转变;利润进一步向拥有资源、能源的企业集中;固定资产投资向西部转移;产品进出口额创历史新高,出口额增幅快于进口额增幅,但进出口贸易逆差仍继续扩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价格震荡下行,影响企业效益;稀有稀土行业管理不断加强,产业优势日益显现;资源保障程度有所提高;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受电价上涨和人员工资等要素成本大幅上涨的多重制约,我国电解铝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
       
        2012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贯彻落实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快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部署,推动未来5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健康发展;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做好高效节能铝制挂车产业化及示范应用。采用铝合金作为载重挂车结构材料,是实现轻量化节能的最有效途径,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另外,实现高效节能铝制挂车产业化,也有利于扩大铝在交通领域的消费;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作为重金属污染防治的重要行业之一,有色金属行业要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研究《有色金属工业综合指数》。综合反映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对有色金属工业经济活动未来可能发生的转折和重大变化提出预警。
       
        此前工信部发布的《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志在产业升级,总量增加速度将有所控制,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
       
        根据规划,到2015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消费量约为4900万吨左右,年均增长率为7.4%。与“十一五”相比,铜、铝等基本金属消费量增速大幅放缓,但锡、锑、镁等小金属的需求将凭借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政策扶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资源保障程度低是制约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国内矿山基础薄弱,国外资源权益较少;再生资源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规划要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加快国内外资源基地建设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贾明星认为,2012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
       
        此外,针对日前WTO上诉机构裁定中国9种原材料出口政策违规一事,贾明星认为对我国9种原材料出口影响有限。“我国这9种原材料出口量不大。以铝土矿为例,我国铝土矿供应缺口较大,对外依存度高达50%,铝土矿出口量比较小,对我国铝土矿供需市场影响有限。以锌锭为例,中国每年锌锭出口量也就4万多吨,数量比较小,所以WTO裁定对锌锭出口影响也有限。”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