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图片新闻 > “十二五”中国医药市场仍需自主创新
“十二五”中国医药市场仍需自主创新
  • www.chemmade.com
  • 2011-12-06 11:27:37
  • 中国化工制造网

  • “十二五”中国医药市场仍需自主创新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医药入世”十年,中国医药市场跃居全球第三,为外资药企提供了市场,而原本创新能力不足的本土企业也在外资演进的热潮中觉醒。十年奔跑,新药研发创新、提高药品质量等做得有声有色。但与大型跨国药企相比,在产业集中度和创新能力方面,依然前路漫长。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政府在医药领域的承诺第一条就是保护药品知识产权。药监局将以前地方的一些注册收到国家来进行,使药品注册更加规范化,更加符合国际标准和惯例。在药品的生产方面,坚持与国际接轨,不断修订企业GMP标准,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了国际合作交流。跨国药厂跟国内的学界、产业界都已经在陆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态系统,使得中国医药外贸得到了飞速发展,2001年我国医药外贸总额仅为95亿美元,2010年这一数字已达到602亿美元,较10年前增长了5倍以上。市场人士预计,中国将于2011年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年均增速超过25%,市场规模达500亿美元以上。
       
        入世十年,中国的医药市场容量和贡献度都已经居于世界前列,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医药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入世十年,为什么我们还没有形成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中国药企与国际巨头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副会长潘广成感慨说,十年前我们看医药行业,无论是工业、商业,还是零售,用四个字评价,即小、散、滥、低。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描述这个行业,仍然是这四个字:小、散、滥、低。2001年,我国通过国家药监局监督的企业有5446家,到2010年9月份,医药行业制药企业依然有4707家。前100强的企业现在的产量才占到国内的33%左右,跟中国的国情有关系——太大,虽然(药企)小,但产品还有一定的市场,所以企业还有存活的空间,但是随着十二五规划执行以后,还是加大兼并、联合重组进程,目标是前100强的企业能够占到国内生产的60%。
       
        医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巨大,风险巨大,为了鼓励新药研发,从2008年开始,中国启动了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十二五”期间,中央还将下拨100亿元的专项资金以及300亿元配套资金,力争自主创制30个创新药物。生物医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日前发布的《“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将带来3万亿的市场蛋糕。下一个五年,更加开放的医药市场需要中国药企自己去争夺。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