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图片新闻 > 推进固废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推进固废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 www.chemmade.com
  • 2022-02-22 10:02:25
  • 中国环境报
  •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把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列为“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的重要内容。针对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健全制度体系建设,夯实“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基础。建议各省组建“无废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和厅际协调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无废城市”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及 “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党政负责、部门联动”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体系。各级深改委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纳入年度重大改革事项强力推进。各省制定《 “无废城市”建设中长期规划》及系列专项规划、政策措施,出台《“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形成稳步推进 “无废城市”建设的长效机制。相关部门配合省人大制定出台省级“无废城市”建设相关地方性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出台具有本省特色的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视觉设计系统等管理制度。

      第二,健全技术体系建设,逐步提升“无废城市”建设的支撑能力。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监督管理。各地建设省级“无废城市”智慧监管平台,把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工业危险废弃物、医疗废弃物、建筑废弃物的数据与智慧监管设施接入大的智慧监管平台,实施全过程智慧监管,形成“无废城市”建设的大数据库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完善规范标准体系。要积极主持或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争取建立多家国家级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制定体现本省产业特色的细分行业生产经营环节环境管理规范。坚持市场导向,研发、应用国内外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的先进技术。

      第三,突出无废理念宣传,形成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无废城市”建设全民行动体系。注重宣传全覆盖,实施差异化宣传,把无废理念送进政府机关、学校、社区等地,使无废理念深入人心,从而推动形成 “无废城市”建设的全民行动体系。

      第四,健全市场体系建设,实现 “无废城市”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同提升。有计划地培育一批固体废物产生量小、循环利用率高的绿色示范企业。新创一批生态工业园区,新增一批绿色工厂,培育一批第三方绿色制造咨询服务机构。重点推进一批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推进重大项目落地,争取开发银行、商业银行授信支持 “无废城市”建设。发行绿色债券,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省级住房城乡建设引导专项资金为基础,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无废城市”建设领域。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多种措施,吸引更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节能环保、循环经济项目落地。建设一批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国家示范项目、国家级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

      第五,健全监管体系建设,形成 “无废城市”建设的坚强保障。省级绩效评估委员会、省级绩效评估办按照本省《“无废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省直职能部门、各级城市党委政府进行“无废城市”建设绩效评估。建成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大数据监管平台,并与省级绩效管理信息平台联网。在企业端配备视频监控设施,实现对各类废弃物全过程数字化监管。强化监管评价结果的反馈与使用,评价结果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奖惩晋升挂钩、与对企业的财政金融税收支持挂钩、与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全过程的激励约束挂钩。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固废固体废物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