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图片新闻 > 药企被迫降价 原研药仍有降价空间
药企被迫降价 原研药仍有降价空间
  • www.chemmade.com
  • 2010-12-13 10:09:37
  • 中国经济时报

  • 药企被迫降价 原研药仍有降价空间

      外资药企被指超国民待遇,虽然此轮降价涉及原研药,但仍有再次降价的可能
      
      药企应声降价
      
      发改委终于对高价的合资和外资的原研药“动刀”。
      
      发改委近日发布通知,要求从12月12日起降低48个通用名,174个品规的单独定价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平均降价幅度19%。据悉,此轮单独定价的价格调整涉及众多外资制药企业。
      
      在大限来临之前,康恩贝公司发布单独定价产品降价公告:子公司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单独定价产品——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最高零售价格由42元/盒调降至35.7元/盒,降幅达15%。
      
      据悉,康恩贝公司是首家宣布对单独定价产品进行降价的国内药企。相关资料显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为金康公司主要产品之一,2009年销售收入1.15亿元,2010年1月至11月销售收入1.54亿元。
      
      康恩贝公司董秘杨俊德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此次为终端市场的药价下调,公司预计该产品降价对业绩产生的影响较小,未来公司的发展计划正在研究之中。”
      
      生物谷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发宝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此次单独定价品降价属于政策性调价,所以企业越是早降价,受益便越多。”
      
      业内人士透露,此次降价除对国内的药企有影响之外,对合资和外资药企影响较大。此次发改委降价的174种药品中,涉及了40家外企的107种药品,占比近62%。其中,罗氏制药产品头孢曲松由原来的93.8元降为65.7元,降幅为30%,中美上海施贵宝公司生产的卡托普利降幅达35%……均为降价幅度居高企业。而在过去25次药价调整中,外资降价的最高幅度仅为15%。
      
      “降价所带来的一些冲击完全可以通过减少物流成本等方法来弥补,但长期来看,单独定价产品降价对企业和国家都是利好的,相信一些企业也会主动跟进降价。”张发宝认为。
      
      原研药仍有降价空间
      
      业内人士指出,原研药一直是我国医药行业的痼疾,原因在于外资原研药享受超国民待遇,而此次基本药物降价的矛头主要指向外资或是合资的原研药。
      
      但是张发宝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目前国内大部分的‘原研药’都是专利过期的药品,但令人奇怪的是原研药依然享受单独定价待遇。”
      
      记者接触的分析人士也指出,非专利药的利润比较薄,外资药企的利润核心是专利药,而此次的单独定价权降价针对专利药也不是很多,所以对外资药企的冲击不是很大。
      
      张发宝则指出,“很多外资企业的降价策略是因为自己专利药的专利期快到了;或是为了以价换量,外资企业往往只是为了进入中国的医保目录,从而拉动产品销量。”
      
      中信证券研究部医药行业分析师季序我也告诉本报记者,单独定价品降价对医药整体利润的冲击不大,尤其是对那些拥有专利药的外资企业来说,不会有本质影响。
      
      据悉,本次降价的药品品种局限于基本药物目录范围,且以原研药为主,因此,在本次降价中,原研药占比较大的外资和合资药企受影响较大。由于原研药与国内同类的仿制药的价格相比,仍高出数倍,存在一定的降价空间。
      
      张发宝告诉本报记者,药价降价是大趋势,关键是哪些药品要降价。发改委此次出台的政策十分谨慎,没有一刀切,因为“发改委出台关系到价格的政策要达到:一是不要对医药企业造成冲击,二是尽量让老百姓从药价降低的过程中得到实惠。”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