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图片新闻 > “高性价比”煤制烯烃或迎春天
“高性价比”煤制烯烃或迎春天
  • www.chemmade.com
  • 2010-11-16 09:21:46
  • 第一财经日报
  •   国家能源局局长都看好的煤制烯烃,在今后中国能源发展布局中,的确“前景光明”。
      
      昨天,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与英国泰可荣全球化学有限公司签订全球战略合作协议。泰可荣执行董事罗杰·李(Roger Lee)随后发表演讲时表示,依托于煤化工的甲醇制烯烃在中国的“未来一片光明”。
      
      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近日表示,煤化工作为煤炭清洁利用方向,未来中国煤炭在这方面的应用肯定会增加。“特别是煤制烯烃,我是持看好的态度。”
      
      目前中国大约有7000万吨石油制烯烃产能,但作为资源性产品,石油价格总体上将震荡上升,煤制烯烃在成本上比原油具有竞争力。
      
      罗杰·李也表示,近年来随着油气国际价格的不断攀升,以煤作为原料制造化工产品正变得越来越具有经济性。
      
      此外,在中国,煤炭产地通常位于偏远地区,从这些地区往外运输煤炭成本高企,如果将这些煤炭先转化为甲醇再运输,成本将更低。
      
      利用煤作为原料制取化工产品的第一步通常是将其转化为合成气,合成气可以被转换为氨或甲醇。氨用于生产化肥,而甲醇则可以作为包括烯烃在内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原料。
      
      正迎来炼化能力过剩的中国,目前甲醇产量已出现过剩,但作为“石化工业之母”的乙烯和丙烯产品,在中国则依然处于短缺状态。如何用煤炭来制取乙烯等烯烃,正是中国未来可能的产业方向之一。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从各种一次能源来看,水能、核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固然可以解决“电”这种重要的二次能源产品的来源问题,但大量的“液体燃料”和“化工产品”等二次能源产品仍然只能依靠传统的化石能源诸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来提供。
      
      “在未来,我们需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让其承担更大的发电责任,而将更多的传统化石能源,用于可再生能源‘无能为力’的液体燃料和化工产品的生产。”吴吟说。
      
      “在把煤炭作为一种化工原料使用的领域中,中国正在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上。”罗杰·李表示。
      
      他认为,随着中国煤制烯烃取得成功,很可能在全球掀起一股“追随”的化工产业趋势。“这不仅会涉及那些拥有丰富煤炭储备的国家如澳大利亚、印尼和印度,也会涉及拥有丰富天然气资源的国家,如美国。”
      
      稳步前行,或许是煤化工当前的一个写照。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任傅旭认为,中国政府目前允许少数几个煤化工项目先行试点,正是意图通过试点工程寻找煤化工的技术可能性。如果煤化工技术被证明是安全可靠且环境友好的,则很可能向全社会开放。
      
      就煤化工中煤制天然气的发展,张国宝也曾指出,目前各地纷纷要求上马煤制天然气项目,但他表示,国际上真正实现煤制天然气产业化的仅有一家,且煤制天然气生产过程同样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各地争上煤制天然气的单位应该客观、冷静、实事求是地看待这个产业。对于拾遗补缺,适当地搞一些我是赞成的,但是遍地开花,各个地方都搞煤制天然气是不妥的。”张国宝说。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