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企业资讯 > 科莱恩卓越可靠催化剂业务正逐渐壮大
科莱恩卓越可靠催化剂业务正逐渐壮大
  • www.chemmade.com
  • 2018-08-20 09:10:07
  • 慧聪化工网
  • 科莱恩——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学品制造商,其催化剂业务正逐渐壮大。近期,公司在中国获选设计世界上最大的单套丙烷脱氢装置的合同。本文将探讨该公司如何发展拳头产品以及其背后的成功因素。


    说到小身材大能量,催化剂便是最好的一个典范。几十年来,科莱恩一直生产着行业领先的催化剂产品,同时已经成为公司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科莱恩催化剂产品系列不断增加,其中包括多项定制产品。科莱恩产品体系丰富,其产品功能包括防止柴油在寒冷天气中冻结;通过破坏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阻止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相关产品;从废气中去除氮氧化物;降低纤维素乙醇生产的成本和生产能耗;有的可以在生产流中除去乙烯的;最后还包括增加甲醇生产装置的产能等等。


    目前,科莱恩的催化剂业务单元在全球范围共有16个生产网点。公司通过提高化学工艺效率,使用替代原料和开发环境友好型的催化解决方案,致力于解决原材料稀缺,能源效率和环境退化等全球挑战。


    安全储氢的特有方式


    催化剂业务单元全球研发总监Marvin Estenfelder此前介绍过科莱恩的最新催化剂创新成果——为“储氢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他谈到,氢最大的问题是难以贮存和运输。它密度极低,可燃性高,且极度不稳定。在此之前,为防范相关风险,储氢通常采用压缩或冷却的方式,仍旧是高能耗的,且存在潜在风险。在这方面,科莱恩与清洁能源公司Hydrogenious Technologies展开了合作,为更多的应用场景提供氢能源解决方案。Hydrogenious借助科莱恩的EleMax H催化剂将氢分子化学结合到液体有机氢载体(LOHCs)上,由此实现安全运输氢的目的。LOHC二苄基甲苯的氢化可以“储存”氢气,而另一种科莱恩催化剂EleMax D则可以根据需求“释放”氢气。


    通过这种方式合成的柴油氢化合物不再属于危险品。当处于-39ºC至390ºC之间,该产品为可用液态,易于安置在任何地方(包括靠近住宅区)。这也使得可再生能源的电转气得到广泛应用。


    屡获大奖的卓越发热材料


    科莱恩的定制产品Catofin催化剂和发热材料(HGM)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并最终入围2015年Kirkpatrick化学工程成就奖。发热材料(HGM)可以在反应器内的指定位置释放热量。由此,外部热量输入需求显著降低,排放也相应减少。另外,科莱恩也与鲁姆斯公司(Lummus Technology)展开合作。鲁姆斯公司(Lummus Technology)是一家工程承包(EPC)公司,专门从事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项目。借助科莱恩的催化剂,McDermott公司(原CB&I)的丙烷脱氢技术可以稳定高效地用轻质石蜡原料生产出丙烯或异丁烯等烯烃,从而以较低的运营成本实现高产出。


    据科莱恩称,去年全球市场环境略有改善,主要原因是化学品价格上涨和原料成本稳定,对聚丙烯和丙烯衍生物的需求增加。中国市场需求尤其旺盛。这也刺激了专用丙烯生产项目的强劲增长。其他有利因素还包括:氨市场的去产能,较低的能源成本以及下游的强劲需求。再加上Catofin技术的成功,科莱恩成功中标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科莱恩将与鲁姆斯公司(Lummus Technology)合作设计世界上最大的单列丙烷脱氢装置。工厂选址在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建成后丙烯年产量将达到90万吨。


    科莱恩最近还推出了OleMax 260,这是一种新型选择性加氢催化剂,近100%的乙烯可帮助运营商显著降低成本。OleMax 260的另一个优点是更快、更可持续的开车:该催化剂的简化流程显著地减少了正常的与开车相关的烃燃烧以及生产符合规格乙烯的时间。


    加快产品上市速度,推动快速发展


    去年,科莱恩的创新管理团队将重点转向加快催化剂的上市。为此,公司跟踪所有创新项目,以确定每个项目从探索和确定范围到商业化所需的时间。如有项目未达预期,则即刻停止。战略成果如下:2016年,40个项目通过测评且进入下一阶段。2017年,这个数字则上升到了74个。去年共计53个创新项目顺利开始,未来可能持续增加。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催化剂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