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企业资讯 > 上海最大生物制药基地启用 将开展改革试点
上海最大生物制药基地启用 将开展改革试点
  • www.chemmade.com
  • 2017-05-17 14:15:26
  • 中国证券网
  •   德国制药巨头——勃林格殷格翰公司5月16日宣布,筹建4年之久的勃林格殷格翰中国生物制药基地在浦东张江正式启用。作为跨国药企在华建立的第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生物制药基地,一期投入超过7000万欧元,是目前上海规模最大、最先进的生物制药基地。该基地还被选定成为国内首批开展生物制药合同生产(CMO)改革的试点之一。

      据解放日报5月17日消息,2015年11月,国务院授权十个省市开展“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改革试点,为生物制药合同生产的开展提供了政策突破和法律基础。上海成为试点省市之一,这也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全力推进的重大改革措施。2016年2月,勃林格殷格翰被选中成为“国内首批开展生物制药合同生产”的试点企业之一。

      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试点解决了医药生产领域“卖青苗”的困境。“卖青苗”是业内对新药转让的一种形象比喻,其意是指国内医药企业和药品研发机构在技术研究进展到一定程度时,由于缺乏资金等相关支持,不得已将现有开发成果低价转让给大型外资药企,大部分新药研发机构会在“临门一脚”前,忍痛割爱。生物制药合同生产的创新模式将原本生物制药产业链中的“生产瓶颈”变成了“服务平台”。新药研发企业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寻找到符合国内外技术标准的生物制药生产线,谋求代工生产,使在研新药实现产业化和价值最大化。

      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兰忠说,基地的建成投产,可以为中国引入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工艺、技术、标准和经验,加快研发型企业创新成果的中试和产业化,也可促进勃林格殷格翰承接和开拓中国乃至全球的CMO合同生产需求,促进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潜力。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未来五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目标与任务,其中“加速新药创制和产业化”“产业结构持续升级,迈向中高端发展”是重中之重。

      有分析认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每年复合增速将达到20%左右。预计在2017年年底,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1000亿元左右。勃林格殷格翰中国生物制药基地的启用恰逢其时,将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升级发展的加速器。
  • 文章关键词: 生物制药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