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企业资讯 > 扬农化工将被迫提高草甘膦产品价格
扬农化工将被迫提高草甘膦产品价格
  • www.chemmade.com
  • 2010-07-01 09:54:46
  •   6月2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明确从7月15日开始,取消包括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医药、农业等领域的406个税号的产品出口退税。
      
      本次商品退税率的调整涉及面之广, 使得不被市场关注的农药行业也进入调整范围。其中,草甘膦出口企业扬农化工已经发布公告,称本次取消出口退税的草甘膦品种,在2009年的出口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30%,目前出口退税率为9%。而据记者了解,其中新安股份也在其中,公司也称此次出口退税被取消,短期将对公司该产品的盈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那么究竟此次出口退税的取消会对公司甚至整个行业有一个怎样的影响呢?
      
      出口转内销可能性不大  全年业绩不好预计
      
      根据扬农化工2009年年报显示,公司2009年全年营业收入15.44亿元,以此计算,草甘膦全年的出口收入为4.632亿元,而出口退税的取消,对于扬农化工全年业绩的影响巨大。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讲,(单从)减少一个9%的出口退税,都是无法承受的。”扬农化工证券代表任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是,由于(该政策)从7月15日开始实施,所以前半年的营业收入是肯定不受影响的。”
      
      公告显示,扬农化工表示将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将以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任杰告诉记者,公司 “下半年有这个政策,企业要有对策,一增一减,全年的(营业)情况不好预计。但我们会积极采取措施,具体的也不便透露。”
      
      “相关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比较大的公司而言,该政策对其负面影响显然可以预期。”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在接受记者也表示。这其中深陷产能过剩危机的草甘膦行业的日子尤为让市场担心。
      
      然而,出口退税的取消会让部分草甘膦产品转内销吗?“草甘膦产品是比较特殊,是一种灭生性的除草剂,在国内主要用于庄家收购后喷洒除草,所以用量比较少。在国外主要用于转基因产品的,用量的比较大。所以草甘膦在国内国外的用途是不太一样的,所以不会转内销的。”任杰说。
      
      不过就记者了解,即便是转内销也不会对价格产生大的影响。“草甘膦是农药,可以说它的需求弹性变化并不大。不因价格高低来决定用量的大小。”任杰说,“但是此次出口退税的调整对大公司是长期的利好。”
      
      淘汰落后产能  长期大公司利好
      
      “被取消退税的农药产品大多数是落后的产能,具有高耗能、高污染、高毒性的特点。”中投顾问常轶智向记者表示。
      
      而就草甘膦,这也可以从07、08年说起,当时草甘膦价格曾经一路疯狂大涨。这主要也是当时,国外采购商从国际向我国市场转移时,供求关系没协调好,导致了国内价格暴涨,进而导致不合规产能的释放。“然而草甘膦的生产不复杂,主要是后期废水的处理,所以当时这部分的小企业在现在这种价格下降、取消出口退税的情况下,必然淘汰。这样对大企业来说是长期的利好。”任杰向记者表示。
      
      而此次出口退税,“也有可能是淘汰落后产能,进行产业整合的趋势。我国农药行业可以借此次取消出口退税之机,调整农药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规范出口,减少可能发生的贸易摩擦。”常轶智也分析认为。
      
      不少业内人士也分析,从长远发展来看,取消出口退税可加快国内农药企业的整合步伐,有利于我国农药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并形成稳定的国内市场竞争秩序。
      
      而就记者了解,由于这些农药产品在国内的市场需求已经趋于饱和,国内农药产品的市场价格将会进一步被压制,导致国内相关产品的市场竞争程度加剧,使得一些实力较弱、环保措施不全的小型企业被淘汰,从而加大优势企业,也就是大企业的市场空间。此外,由于产品的替代效应,此次取消出口退税率涉及的相关农药产品价格下降,短期内对那些具有高附加值的与这些产品功能类似的农药产品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然,也有不少内人士认为,虽然此次税率调整涉及到的农药品种众多,但不少是在《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中被禁止使用,如按17%征税的驱蚊灵、茅草枯、六氯丙酮;按13%征税的灭螨醌、抑草蓬等,出口量已大大减少,对相关企业影响不大。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