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无机氟化工行业的领军企业,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们给出的回答是:只有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一发展的“牛鼻子”,才能不断实现有质量的增长,赢得未来。
副产资源里淘金
国内大部分氟化工企业从萤石起家,多氟多则另辟蹊径,充分利用云南、四川等地磷矿中的氟资源生产冰晶石,并用硅资源生产白炭黑。围绕磷肥副产氟资源的综合利用,2002年多氟多开发出了氟硅酸钠法制冰晶石联产优质白炭黑生产技术。该技术不仅开辟了我国电解铝用氟化盐新的氟资源,部分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磷肥发展的“三废”污染问题,而且节约了战略资源萤石。“当时萤石吨价是1000多元,而我们磷肥副产的氟资源只有100多元,该技术被原国家计委列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企业由此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公司总经理侯红军告诉记者。
随着下游产业逐步向西部地区转移,多氟多开始思考转型升级问题,并确定了先做好存量、再解决增量的思路。侯红军说,甘肃、青海、新疆等西部地区拥有硫酸、萤石等资源优势。而在冰晶石、氟化铝的制造成本中,原材料占到了近80%。同时,多氟多生产的90%以上的氟化铝需要用在电解铝行业,目前国内电解铝企业基本都在向西北地区转移。因此向西部资源地做产业转移成为了多氟多的战略选择,于2012年在甘肃收购了原核工业部下属的一家企业。
战略调整跨界锂电
目前,每年全球冰晶石、氟化盐市场需求在100多万吨。多氟多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市场是有瓶颈的,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方向。侯红军告诉记者:“公司不断挖掘氟化工产品的新用途、新领域,在做好传统氟化工的同时,向电子级氟化工、新能源行业进军。其中,六氟磷酸锂和电子级氢氟酸就是非常有代表的两个产品。”
六氟磷酸锂是锂电池电解液的关键材料,由于技术稳定性没有解决,多年来一直无法产业化,国内市场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产品价格高居不下。“从2006年开始,多氟多开始关注这个产品,从2克、2千克、2吨,到20吨、200吨,到现在拥有2000吨年生产能力,公司一步一步实现了六氟磷酸锂的产业化。”
此外,我国手机芯片全靠进口,进口额甚至与石油不相上下。做好芯片的关键是材料,而电子级氢氟酸正是芯片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含氟化学品。普通工业级氢氟酸的售价每吨5000多元,而50%含量电子级氢氟酸价格可达到每吨3万多元。不过,芯片厂对电子级氢氟酸的要求更高,钙、钾、钠、镁等杂质含量要达到100个甚至10个PPT。“目前,我们的电子级氢氟酸项目产业化快一年了,产品质量完全没有问题,下一步的关键是获得市场准入。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打破国外垄断,替代一部分国外产品。”侯红军表示。
侯红军感慨,如果企业还是只做冰晶石、氟化铝,不向增量发展,处境将十分艰难。任何一个产品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多氟多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正是由于企业骨子里蕴含着创新基因。
强健电动汽车“心脏”
侯红军对记者说,以六氟磷酸锂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突破口,多氟多实现了锂电池原料的产业化。随后,该公司又自主研发了电解液、正极材料、隔膜等核心原材料,最终实现了自主生产锂离子动力电池。
目前,多氟多已拥有独立的研发、实验、生产能力,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生产的三款电池在循环次数、高低温放电、倍率、一致性等方面性能优异,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成为两款电动汽车的首选。国内已有近5000辆装配多氟多电池的电动汽车实现电池零事故行驶。其中,首辆车已安全行驶近10万千米。多氟多电池产品同时销往欧美市场,成功应用在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领域。
“从锂离子电池到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如今多氟多又将目光投向了电动汽车整车的研发和生产。”侯红军说,多氟多力争打通电动汽车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