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企业资讯 > 齐翔腾达10万吨顺酐项目满负荷生产
齐翔腾达10万吨顺酐项目满负荷生产
  • www.chemmade.com
  • 2014-04-30 14:49:28
  • 证券时报
  •     从国内甲乙酮龙头企业齐翔腾达获悉,该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10万吨顺丁烯二酸酐(顺酐)项目已实现满负荷生产,产品纯度保持在99.97%以上,达到优级品标准,目前产销两旺,有望成为公司一大利润增长点。
        
        海外需求旺盛
        
        公司总经理于东和表示:“齐翔腾达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公司的甲乙酮装置是国内第一套国产化装置,顺酐项目同样也是如此。顺酐项目2013年10月底建设完成,11月11日开始投料试车并产出合格产品,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满负荷生产。”据了解,齐翔腾达顺酐项目的建设开车与国内其他同行相比,速度最快、质量最好、实现满负荷生产时间最短。公司方面介绍,顺酐项目体现了齐翔腾达在碳四深加工产业链方面领先的人才、技术、资源等优势。
        
        公开资料显示,顺酐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农用化学品等近百种下游有机中间体和专用化学品。近几年顺酐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醋酐和苯酐的第三大酸酐。
        
        于东和表示,目前顺酐市场需求回暖,国外市场需求尤为旺盛,公司的产品由于品质佳、服务好,目前销售旺盛,海外市场的开拓方面也较为顺利,已出口到国外。“相对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价格更具吸引力。”于东和称。
        
        在车间现场可以看到,刚刚调试完毕的顺酐自动化包装线实现全封闭包装,一块块洁白的晶体被快速包装成袋,包装质量和环境得到改善,提高了产品产出速度,并使单位包装成本下降10%以上。
        
        其中,固体顺酐由于在运输、储存及使用环节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更受厂家欢迎。为此,公司专门从德国采购了全自动包装线,并配备了ABB公司的机械手,进行固体顺酐的包装、码垛。
        
        延伸产业链
        
        据了解,顺酐自动化包装线改造只是技改的内容之一。针对影响产品产量、质量、能耗等方面的瓶颈问题,齐翔腾达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技改工作。
        
        随着装置实现满负荷生产和一系列技术改造的成功实施,齐翔腾达顺酐项目吨产品的毛利将大幅提升,相比传统的苯法工艺,齐翔腾达顺酐产品成本优势接近2000元/吨。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化工企业的门槛会不断提高,于东和表示:“顺酐装置的污水处理要求比较高,齐翔腾达对污水的处理已达到全球最严格的标准,化学需氧量(COD)稳定在40毫克/升以下,而有些小的化工企业是不具备这一条件的,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不少企业由于三废得不到很好处理,不能达标排放,将逐步退出这一领域。”
        
        齐翔腾达方面介绍,公司一直致力于完善和延伸碳四深加工产业链,以实现碳四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目前,公司已形成以甲乙酮为主导,甲乙酮、丁二烯、顺酐、异丁烯、叔丁醇等为主要产品组合的结构。
        
        在公司生产现场注意到,顺酐项目的西侧就是正在紧张施工中的20万吨异辛烷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主要设备安装到位,配管安装工作正在进行。从目前进度来看,预计今年6月底建成投产,这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
        
        据悉,目前公司刚刚发行完毕12.4亿元可转债,募集资金将投向45万吨/年低碳烷烃脱氢制烯烃及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长周期设备已经订货完毕。
        
        项目投产后,公司将新增35万吨/年甲基叔丁基醚、5万吨/年叔丁醇和10万吨/年丙烯的产能,形成了完善的碳四深加工产业链。
  • 文章关键词: 齐翔腾达顺酐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