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据报道,中海油正在和美国上市公司阿特斯电力谈判收购事宜,如果收购成功,中海油将一跃跻身国内光伏行业的前五名。
石油行业进军光伏产业,这听起来有点跨界。不过,中海油并非心血来潮,事实上,中海油谋局光伏行业已久。2月底,中海油通过其子公司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与西班牙太阳能公司Isofoton在天津成立合资公司,中海油持有合资公司51%股权,并为工厂的发展提供资金,Isofoton持有49%股权,为太阳能设备的制造和销售提供支持,两者计划将建设150兆瓦太阳能电池生产工厂和光伏电站,为此中海油将斥资3亿美元。
其实,中海油并非第一家进入光伏行业的央企,此前中石化在塔河油田首座光伏发电站已开始建造,这也被认为是传统石油能源公司涉足光伏产业的一次尝试。而在“两桶油”之外,另一个央企,中国化工也在近日宣布高调进入光伏行业。
央企们进军光伏产业的时机可谓关键。2011年,国内各大光伏公司一片惨淡。尚德2010年的净利润为2.3亿美元,而2011年尚德亏损达10亿美元;英利2010年净利润是13.8亿元人民币,而2011年亏损32亿元人民币。
另一大国内光伏巨头江西赛维的情况更令人堪忧。江西赛维公司股价从最高10美元曾一度跌破3美元,2011年赛维三季报显示,其负债27.47亿美元,约173亿元人民币,负债率高达227%,为全行业之首。而4月8日,赛维开始大规模裁员,工作不满2年的员工被全部辞退。尽管赛维表示,此次裁员并不会影响产能,只是生产优化,提高效率,但其生存困境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