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电工宣布通过要约收购日立化成
www.chemmade.com
2019-12-30 11:17:58
中国化工报
打造电子电气材料一体化巨头
近日,日本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宣布,将通过要约从日立和其他股东手中收购日立化成。此次交易的计划交易额为9640亿日元(约合88亿美元),交易尚待日本、中国、韩国、美国、欧盟等的监管部门批准。昭和电工表示,通过此次收购,该公司将打造成为“一站式、先进的材料合作伙伴”,也将一跃成为日本顶尖化企之一。
昭和电工指出,计划在2020年2月开始要约收购,要约期限为20天。日立已表示将接受要约收购。日立是日立化成的最大股东,持有51.54%的股份,其次是高盛(5.89%)和瑞士信贷证券(3.74%)。根据双方公布的财务数据,在2019年3月结束的财年中,日立化成收入为6810.3亿日元,昭和电工销售额为9921亿日元。若此次昭和电工收购成功,其经营规模预计扩大至约1.7万亿日元,将超越三井化学、信越化学,成为日本第四大化工企业。
昭和电工称,此次收购是2019年初启动的三年商业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更新公司的商业模式,扩大投资组合,催生强劲而稳定的盈利能力。目前,昭和电工主营业务包括高纯度电子气体、硬盘驱动器介质和石墨电极材料,均是电子电气相关材料。该企业也是电子电气材料的顶尖企业。昭和电工的其他业务包括高纯度二氧化钛、锂离子电池材料以及树脂等产品。
日立化成的主营业务也集中在电子电气材料领域,在半导体相关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领域具有世界级水平。这与昭和电工的主营业务十分契合。在通信、交通、能源和生命科学这些未来重要的增长领域,日立化成也多有涉猎,如与昭和电工的业务相结合,会带来巨大的协同效益。昭和电工认为,通过此次收购可以实现广泛的业务协同。日立化成每个业务领域的战略和行动计划,都可以同昭和电工实现垂直整合。
对于日立化成来说,2018年,该公司都处于阴影之中。2018年10月,日立化成陷入造假丑闻之中。当时,包括半导体零部件及铅电池在内的30种产品被发现在未经过约定的检测后,填入以往检测的数据出厂,影响客户逾2400家。造假丑闻一出,该公司股价瞬间下跌14%,当季盈利急剧减少,甚至对母公司日立制作所造成了恶劣影响。因此,今年4月,日立制作所将日立化成挂牌出售,以摆脱造假丑闻阴影。
然而,在电子电气材料领域,日立化成毕竟拥有顶尖技术。因此,日立制作所将日立化成挂牌出售一开始,便吸引了全世界20余家企业前来接触。这20余家企业中,包括美国著名私募股权公司KKR、凯雷、韩国乐天化学等。最终,正是由于主营业务一致,日立化成花落昭和电工。双方仅经过3个多月的谈判,就对收购事宜达成一致。
对于日立来说,在数字化浪潮汹涌而至的背景下,日立正从传统的产品制造转向数字领域。该公司的企业战略是摆脱以往以大规模生产为特征的制造业,力争转型为通过物联网等聚拢数据来创造附加值的企业。这一前进方向日趋鲜明。随着出售日立化成,日立的经营将进入新阶段。该公司主动跳出制造业的框架,力争成为数字经济领域的主角。
尽管目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不算乐观,但日本化工企业整合仍在继续,并将成为日本化工界近期的热点。昭和电工社长森川宏平表示,近年来,中国材料制造商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开展业务。中东材料制造商也通过从上游资源采购中建立统一的价值链来提高成本竞争力。而对于日本企业,这种路线是走不了的。日本企业要保持在材料行业的领先制造商地位,就必须以适当的规模在全球市场抢占领先地位,以全球领先者的身份来加速业务增长。
文章关键词:
化工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