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贵州瓮福集团近日传来消息,昔日被业内人士预言至少需要5年才能生产出产品的碘回收装置,瓮福磷肥厂如今只用1年时间就已产出合格品,成功打入市场。仅仅两年时间,该装置就达到设计产能目标,创造了全球第一套成功从磷矿石中提碘装置的神话。
瓮福碘回收装置项目引起业界极大关注。贵州瓮福磷矿储量之大、品质之优、组合条件之好全球少有、全国仅有。从磷矿中提碘,美国、摩洛哥、前苏联等国家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着手研究,但因为工艺流程长,生产成本过高,一直都没有实现工业化生产。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磷矿中提取碘,1973年四川成功从磷矿中分离出碘,但因为工艺复杂,成本高,没有实现工业化生产。
2007年,瓮福集团公司与贵州大学签订协议,合作开发年产50吨从磷矿中提取伴生碘化物的碘回收装置。这套以磷矿石伴生极低品位碘资源为原料的碘回收工业化装置,可将废物碘资源化加以回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存,是典型的循环经济示范装置,具有低消耗、低排放、无害化优点。如果此项目建成投产成功,将缓解我国碘资源供需失衡的矛盾,打破世界碘工业的生产格局。
在经历多次反复论证后,总投资1000多万元的瓮福工业碘回收装置项目于2007年3月16日完成立项审批,并被列为贵州省循环经济重点建设项目。于是,一场瓮福人圆梦精细化工、资源综合利用的战役全面打响。
瓮福碘回收工业生产装置经过短短4个月的建设,于2007年9月18日建成;当年11月5日,项目打通了工艺流程,生产出合格的粗碘产品。
瓮福碘回收装置试车成功后,要让该装置在短时间内实现达标达产目标,是瓮福集团面临的一大技术挑战。为了让该装置实现达标达产目标,企业于2009年1月10日成立了课题组,专项实施碘回收技术研发工作。科研人员8个月如一日,以厂为家,累计做了几万次试验,收集了20多万个数据,逐一解决了各项技术难题。他们对装置实施了300多项技术改造,从而使碘回收装置运行周期由十几小时提升到一周时间,日产能由十几千克提升至100千克以上,每吨成本比投产之初降低10余万元,大大低于在海带中提碘的16万元/吨成本,创出了目前世界上成本最低的碘生产方法。碘回收装置于去年底终于达到了设计产能。
创新无止境,发展无尽头。瓮福人结合实际又启动了第二套碘回收装置的建设,预计今年1月即可建成,投产后年产量可达100吨,相当于过去我国全年的总产量,我国碘产量将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