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冬天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气荒后,今年我国从政策引导、供给端保障、储运端建设和需求端限制等多方面作了工作。那么,今冬气荒还会发生吗?在9月2日召开的新地缘政治因素下的中国油气供给安全研讨会上,专家普遍认为,在多方努力下,再次爆发严重气荒的概率很小。
天然气需求激增是导致去年气荒的一个重要原因。中诚信研究院副院长刘先云表示,201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达到237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3%。
据了解,今年国内天然气需求与去年相比还在快速增加。气库CEO黄庆表示,今年1~7月份我国天然气的消费量达到1752亿立方米,同比增幅为17.8%,呈现出淡季不淡的特点。其中,LNG整体需求增长显著,1~8月份的LNG需求已经同比增长了50%。今年我国天然气需求会增长320亿立方米,与供给增长基本持平,今年整体供需还会呈现出紧平衡。
在上述条件下,今年是否还会发生气荒?提高供给和压制需求是避免冬季气荒再次发生的两条途径,相关方面正在推进对应工作。
从供给端看,中石油油气调控中心高级工程师姜勇表示,截至8月底,中石油已与21个省签订了民生用气保障责任书,将不计代价保障这些省份民生用气。此外,今年,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三大公司的互联互通工作将于冬季供暖季之前完成。经初步测算,届时可以实现从广东、华南地区日调3000万立方米天然气到华北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副主任任朝旺表示,从需求端看,由于环保压力持续,华北地区今年进一步推进煤改气工程,使天然气需求增长。但今年煤气改要求要“以供定需”,即找到多少气源确定进行多少煤改气工作,可以避免煤改气使天然气需求井喷式增长。
同时,黄庆指出,在需求端“压非保民”仍将是今年重要的调节手段。8月初,《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发布,提到错峰生产,这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需求,缓解气荒的产生。
此外,我国也在通过完善储运能力来提高天然气的调峰能力。截至7月底,我国今年已新建20座天然气接收站,下半年将陆续投产。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