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铝“入滇” “大有色”战略或已重启
中铝“入滇” “大有色”战略或已重启
  • www.chemmade.com
  • 2018-05-29 09:25:36
  • 21世纪经济报道
  •   “用重组或者混改的方式进行央地合作,近两年案例越来越多,俨然成为了一种趋势。究其原因在于,央企资金实力雄厚,地方政府有资源优势,所以一拍即可。”李锦表示,云南国企改革明显要更为主动,关键还在于当地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企业资金实力不足,这为当地国企改革提供了动力。

      时隔十一年,中铝再入滇。

      5月28日一早,中国铝业集团、云南冶金集团旗下多家上市公司集体发布公告。5月2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铝业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双方拟以中铝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铜业为平台进行合作。

      合作完成后,中铝集团、云南省政府在中国铜业的持股比例原则上分别为58%、42%,云铝股份、驰宏锌锗两家公司实控人将由云南省国资委,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

      记者注意到,目前中铝集团业务主要集中为铝、铜和稀土三大行业,而此次重组标的之一的驰宏锌锗,主营业务则包括了铅、锌。这意味着,中铝将自此重启“大有色”战略?

      “通过本次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将落户云南的中国铜业有限公司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同时进一步提升中铝集团在世界铝、铜、铅锌等有色金属资源和产品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中铝集团官网指出。

      对此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在5月28日评价称,2016年开始,有色行业景气度开始上升,加上中铝自身经营逐步摆脱困境,外部和内部条件均支持中铝外部扩张,帮助公司与五矿集团、中国有色集团等央企的竞争中,迅速脱颖而出。

      整合路径猜想

      与华侨城入主云南旅游一样,此次中铝集团与云冶集团的联手,也是一次典型的央企与地方国企间的合作。

      中铝集团官网消息指出,双方推进的本次战略合作,旨在整合和发挥云南省有色金属资源优势及中铝集团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领军优势,打造“央地合作”的成功典范,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互利共赢,助推云南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加快中铝云南基地的做强做优做大。

      “用重组或者混改的方式进行央地合作,近两年案例越来越多,俨然成为了一种趋势。究其原因在于,央企资金实力雄厚,地方政府有资源优势,所以一拍即可。”李锦表示。

      需要指出的是,相比于其他省份,央企与云南地方国企的联动要更为频繁,如世博旅游集团、云南文投集团与华侨城牵手,以及云南白药引入新华都等。

      对此李锦指出,云南国企改革明显要更为主动,关键还在于当地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企业资金实力不足,这为当地国企改革提供了动力。

      有了前述案例作为铺垫,由中铝集团参与当地改革也就顺理成章,更何况还有云南铜业这层关系。

      据合作协议,此次云南省政府拟将云南省国资委及下属企业所持有的云冶集团股权纳入合作范围,而中铝集团将其持有的中国铜业等股权纳入本次合作范围。

      云铝股份、驰宏锌锗两家上市公司也表示,若上述合作事项顺利完成,公司实控人将由云南省国资委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换言之,云铝股份、驰宏锌锗将被纳入到中铝集团旗下。

      只是,考虑到中铝集团已有中国铝业上市平台的因素,未来入主云铝股份后,很可能会产生同业竞争的情况,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云铝股份未来仍需要进一步整合。

      另据当地媒体2017年4月报道,“加快国有企业上市步伐……以及云天化集团、云南冶金集团、云锡集团主营业务整体上市将得到重点推动。”

      一方面是同业竞争,另一方面则是云冶集团的整体上市诉求。

      未来,中铝集团将如何操刀,已经迁至云南的中国铜业是否将成为中铝集团在云南的核心上市平台,目前还无法确定。

      中铝的“大有色”战略

      4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中铝集团调研时指出,围绕主业构建“大有色”格局,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

      “双方在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产业方面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对于此次合作,中铝集团官网指出。

      记者注意到,中铝集团主营业务始终以铝、铜和稀土为主,并未涉及铅锌等其他工业金属,甚至在2012年还曾经将云南铜业旗下的的相关铅锌业务挂牌转让。

      如今,再次将主营铅锌的驰宏锌锗收入麾下,或许意味着中铝集团“大有色”战略的重启。而早在2008年初,国际化多金属矿业公司的战略定位,便已经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的批准,但是近几年却鲜少提及。

      其中关键便在于,2011年开启的大宗商品熊市,期间铜、铝和铅锌等基本金属价格连续下跌长达接近5年时间,有色行业陷入集体亏损,作为上市公司的中国铝业2014年还曾出现过162亿元的巨亏。

      彼时,进行外部扩张显然不合时宜,而如今情况又有所不同,2016年开始有色金属价格触底反弹,并带动企业经营能力好转,于是中铝集团开始了周期性地对产业“加码”。

      “从2004年开始,国内电解铝产能大幅攀升,导致国内铝行业利润水平始终难以提升。”有色金属行业专家景川在5月28日介绍称。

      除了利润率难以提升外,中铝集团又是国内铝行业龙头,行业成长空间相对有限,于是公司将目光瞄向了相对熟悉的铜行业。

      对此李锦便用了“眼疾手快”来形容。2016年9月2日,位于福建宁德的中铝东南铜业40万吨铜冶炼基地项目正式开工。

      “东南铜业的40万吨产能很快就会释放,这是近几年国内新增铜产能规模最大的,比如西部矿业旗下的青海铜业新增产能不过10万吨。”卓创资讯铜行业分析师孙克文28日表示。

      据他介绍,加上云南铜业的40万吨产能,中铝集团旗下铜冶炼总产能达到80万吨,仅次于铜陵有色的140万吨和江西铜业的120万吨,位居国内第三位。

      不难看出,中铝集团在“大有色”战略上已经走出了很远,如今凭借与云冶集团的合作,中铝集团将再次切入至铅锌行业。

      “近几年,有色品种关联性有所减小,走势分化明显。通过多品种布局,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行业因周期波动带来的风险。”孙克文说。

      不过,景川则认为,周期波动会导致利润在产业链上下游间转移,相比于横向整合,进行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来规避行业风险,要更为有效。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有色金属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