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风力发电设备的关键技术难题将在青岛高新区得到解决,国内3.6MW以上的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的研制和开发的空白将得到填补。
8月17日,在青岛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的盛大签约仪式上,手握大功率蒸发冷却风力发电设备核心技术的青岛中科盛创电气有限公司首次亮相,大功率蒸发冷却风力发电设备研发中心与生产基地项目正式落户青岛高新区。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高新区工委书记张惠,市政协副主席、高新区管委主任刘伟出席了签约仪式。该项目总投资5.6亿元,一期投资2.86亿,预计2011年底建成投产。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突破风力发电设备技术难关
该项目在蒸发冷却电机、变频变压器领域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青岛高新区基地将面向全球风电企业,供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领先的大功率蒸发冷却风力发电设备及海上大型风电解决方案,力争成为全球最优秀的风电系统供应商。
近几年,中国风电产业异军突起、发展迅猛,伴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充以及国家政策的倾斜,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将是未来的主流产品。而目前3.6MW以上的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的研制和开发在国内尚属空白。风力发电机向大型化发展,发电机发热量提高,必须考虑发电机冷却问题。蒸发冷却技术正是满足大型风力发电机一系列要求的最佳选择。蒸发冷却技术是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的老一代科学家经过五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开发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电机冷却技术,其利用冷却介质汽化吸热原理来冷却各种电工装备,冷却效率高、温升低、安全可靠性强,是解决大型发电机冷却问题的重要途径。
系出名门,集合全球顶尖研发团队
该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顾国彪院士领衔研发,集合了来自中科院顶尖的蒸发冷却技术研发团队、美国西屋公司电机研发核心团队、中国电(600795,股吧)机企业一流的生产管理专家,并由顾国彪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共同研发生产大功率蒸发冷却风力发电机、变频器、变压器。顾院士自1958年起致力于大型电机的蒸发冷却研究与产业化工作,带领研究团队创造性地实现了国际领先的自循环蒸发冷却技术路线,并稳定运用在国家大型水利工程已有十余年,是国家重大装备自主创新的典范。
主打创新,引领高端创新元素集聚
该项目一期投产后,即可申报并有望获批多个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形成年产1000台套设备的生产能力,产值超过20亿元,并以此为核心形成聚集效应,吸引相关企业落户协同发展。
据了解,该项目是高新区引进第一个院士领衔的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高新区经过两年基础设施饱和性投入,投资发展环境得到较大提升,已修复生态面积380万平方米,平整土地15.8平方公里,新建道路82公里,敷设综合管沟32公里,主次干道基本连通,综合配套基本到位,新城区大框架初步显现。同时,引进了中科院光电院、冠捷科技、LED蓝宝石晶片等一批高端项目,高新区已经进入了整体开发、加快推进、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该项目的落地标志着高新区对高端产业和高端人才复合引进的序幕已经拉开。
今年5月科技部正式批复同意高新区开展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这标志着青岛高新区从此进入国家创新战略层面。顾院士的研究成果在青岛高新区进行产业化,正契合了高新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