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江西省工信委获悉:2017年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引进亿元以上新签约项目100个,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80%以上,成为全省经开区中主营业务破2000亿元的先行者。
短短的一年,南昌高新区是怎么坐上了“火箭”,发展如此迅速的?
得益于大项目推动
据介绍,2017年,南昌高新区产业发展呈现爆发式发展新格局,整机项目多,延链项目多,项目推进快。国内手机ODM排名前五强齐聚,带动了相关上下游企业的入驻,园区呈现良性发展。
一个个大项目的进驻、一笔笔大投资的到位推动高新区产业发展高歌猛进。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最新统计数据,南昌高新区在全国157家高新区排名升至第40位,比上一年度提升9位。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大幅度”增长,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工业投资253.99亿元,增长29.4%;财政总收入86.9亿元,增长12.6%。全区企业总数达到6000余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家,上市公司总数占全省近1/3。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断瞄准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根据区内既有项目的生产优势,瞄准相关产业链条,一批“高、精、尖”项目陆续落户。如总投资6亿元的江西先材纳米公司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电池隔膜产品研发及生产项目落户高新区,该项目拥有原创自主知识产权,是锂离子动力电池隔膜技术的一大历史性突破;依托全球第三条、国内唯一一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技术,高新区引进了中晟半导体、中微半导体MOCVD核心设备项目,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LED全自主研发产业链的开发区。
高标准引资是关键
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昌高新区目前已有六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
一是航空产业。高新区初步形成了以大飞机研发制造为主要支撑,通用航空、航空航天科研和公共服务等为补充的发展格局,也将带动化工及新材料配套产业的发展。二是电子信息产业。全区拥有晶能光电、联创电子、欧菲生物识别、联创光电、东海蓝玉等电子信息企业近百家,给高纯双氧水、高纯液氨、高纯硫酸、盐酸、磷酸等电子信息化学品带来了商机。三是生物医药产业。高新区拥有生物医药企业160余家,形成了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及保健品研发、生产、物流配送和营销的完整产业链。四是新材料产业。高新区近年来大力推进纳米克半导体发电材料、先材纳米纤维电池隔膜等项目的建设工作。五是智能装备及新能源产业。目前南昌高新区正积极建设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园,重点发展高档数控机床、智能机械臂、工业和服务型机器人等。六是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南昌高新区是江西省唯一的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集中了400余家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
据介绍,南昌高新区在这六大产业的招商中,特别注重瞄准发达区域、龙头项目、领袖企业,实施针对性、精准化、个性化的对接,力争在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和“高、精、尖、缺”重大项目,以及新业态、新产业上实现新的突破,以推动高新区从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的跨越。
完善配套助力集群
高新区相关负责人提到,为了完成形成产业集群的目标,“十三五”期间,南昌高新区将大力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软件研发、服务外包、电子商务金融、“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业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新兴产业发展。
以新材料产业为例,高新区将利用江西先材纳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的先进纳米技术,加快聚合物纳米纤维和碳纳米纤维及其纳米纤维电池隔膜、复合锂离子电池隔膜、绝缘膜、过滤膜、纳米纤维布、纳米短纤维及空气净化、污水处理、海水淡化、高效烟雾防护、焦油过滤纳米纤维膜及其所用高分子材料产业化技术的研发、生产,带动全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新材料深加工基地。
同时,为了大力扶持创新创业,南昌高新区还将加快科技金融改革,开拓创新,通过产融结合的方式打造高新区瑶湖金融港,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金融服务。打造高新区科技金融中心,建设中部地区集金融机构后台服务中心、金融服务外包、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金融产业服务园区。
此外,进一步引进和优化完善由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等构成的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引导企业积极与各类基金、风投、信贷对接,借力“财园信贷通”“洪城资本”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