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各企业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利用科技创新走低碳经济之路,打造真正的 “绿色竞争力”。
——生物质产品阿拉伯糖,是安徽丰原集团通过自主创新的技术由这些废弃的玉米秸秆转化而来的。
在这条最新的生产线上,利用这些农作物秸杆不仅能生产食品添加剂——阿拉伯糖,还能生产出柠檬酸等生化产品。过去,我们国家生产这些产品的原料主要是山芋干、玉米等粮食作物,粮食消耗高,污染也比较重。为改变这一现状,安徽丰原集团投入了上亿元资金在世界上率先研发出用玉米芯和农作物秸杆生产燃料酒精及生物化学制品等工艺,开创了非粮生物质生产燃料和化工产品产业的新时代。”
安徽丰原集团总工程师薛培俭指出:使这些秸秆里所有的主(要成)分吃干榨尽、物尽其用,这样才能进一步地降低成本,生产国家急需的这些生物质化学产品。”
按目前的技术水平计算,1吨秸秆就可以生产450公斤糖类,10吨秸秆就可以生产1吨酒精,并且使企业生产成本下降30%。
像丰原集团一样,在高新技术的引领下,安徽一些企业纷纷把技术优势变为市场优势,低碳布局市场制高点,以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在各自领域引领发展方向。
——新型植物空心胶囊,由安徽黄山胶囊有限公司通过科技创新自主研发出的新型植物空心胶囊。”
这种胶囊是用植物纤维作主要原料,而传统胶囊是用动物骨头中提取的明胶作为原料的,用动物明胶做原料不仅污染大而且成本高。为了降低资源消耗,发展低碳环保经济,企业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合作,成功研发出植物胶囊,这项新技术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一千五百万元。
安徽黄山胶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接受采访时说到“我们只有这样不断地推出新产品,推出高附加值产品,企业才可能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技创新,企业实现了低碳经济的华丽转身,迅速在全国同行业中独占鳌头。目前,企业年生产植物空心胶囊150亿粒,市场占有率达80%,年创产值1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