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已开发出一种“智能”聚合物生产技术,利用该技术可改变聚合物形状,甚至在暴露于特定的化学触发剂时能够自动解聚。
由宾州大学化学系的WanjiSeo和ScottTPhillips提出的这一构想已作为学术论文被刊登在美国化学协会期刊(DOI:10.1021/ja104420k)中。
在这一开创性的技术中,研究团队选用了属于特定封端类别的聚邻苯二聚合物衍生物作为“触发剂”。当暴露于特定的化学物质时,这类触发剂会从主聚合物中裂解出来,形成快速解聚的半缩醛端聚合物链。
研究学者ScottTPhillips介绍说,眼下这还只是一个构想,论文中提及的特定聚合物及信号在现实中不一定能找到适合的应用。
Phillips说:“我们需要找到更适合注塑等标准制造工序的聚合物,而且这类聚合物在解聚时释放出的单体应更有利环境。”
他说:“我们还希望对触发剂做进一步改良,以便开发出能与酶及小分子发生反应的塑料。目前我们正从所有这些方面着手展开研究。”
一旦其化学性得到改进,研究人员认为其潜在应用领域是颇为广泛的,包括低能量输入再生、生产根据特定生物流体而改变形状的医疗部件—如伤口处理产品或隐形眼镜,以及用于开发当暴露于一定环境条件时具有遮蔽功能的工程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