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国产库存现状较前期减少,前期多有胀库风险,而经过个别装置停车,如燕山石化、扬州实友、西萨化工;并辅以部分产量出口之后,当前厂家库存合理,局部紧张。以山东市场为例,地区内MMA、BPA、MIBK、IPA及异丙胺运行正常,其对丙酮消耗量远高于当地丙酮产量,部分终端工厂依托其他来源维护正常生产。
而7-8月份,在中石化三井计划检修,以及燕山石化可能检修的影响下,国内酚酮装置整体负荷下滑,国产供应将减少。此为国产供应利好异丙醇。
其次港口库存回归合理。丙酮生产商出口至中国积极性较低低,预计5-7月份进口量较前期均有明显下滑,此为进口量利好丙酮。有国内进口企业表示,亚洲某工厂明确减少对其供应量。究其根源为CFR中国与其他地区价差明显,具体表现如下表:
需求基础
主流下游产品均有利润,而MMA及MIBK更是长期保持高额利润。主流终端运行良好,其中BPA装置均运行正常,且负荷高位,据悉国内BPA装置开工均在8成或以上;而场内人士消息7月初泰国PTT双酚A装置检修,届时将影响中国进口量,故无必须停车要求的话,预计国内双酚A装置将保持高位;MMA市场成交良好,且今年装置多已检修,预计后市维持高负荷开车状态;异丙醇随丙酮上扬,丙酮法装置亦有利润,其开工情况后续或可保持;异丙胺方面也在利益导向下正常开车。综合来看,终端运行尚佳,且后续也有开车动力。此为刚需利好丙酮。
成本基础
首先随着丙酮价格上涨,酚酮装置成本压力有所减缓;但整体观之,2017年上半年酚酮装置盈利情况不理想,若综合全年盈亏来看,厂家成本压力犹在。具体表现如下图
其次表1不仅解释了货源流向问题,也提示了CFR中国走向问题。回顾以往CFR中国与CFR东南亚走势,也证明了该趋势。如下图:
大环境利空
首先原油方面,据统计减产协议之后,油价已下跌12%,主要源自其他产油国产量增加。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与OPEC都上调了对美国原油产量的预估。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18年石油供应增加的幅度将会超过需求的增长,供需矛盾将直接导致油市的疲软
其次美元加息及缩表操作,无论是量减还是降速,都将导致美元强劲,美元指数反弹,由此导致的全球资金流向问题,的确不利于黄金、原油及大宗商品市场。
总结
综上所述,长线来看丙酮供应、需求、价差、成本等方面均存利好,大环境方面存威胁但需要时间传导至相对终端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