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不休-用来形容近期国内
甲醇市场的表现最为合适,内地、港口、期货形成普跌局面,至5日中午,内蒙降至“一字头”,部分企业出厂1900元/吨以下;华东江苏太仓地区现货2300元/吨以下。从整个市场交易氛围来看,下游按需采购,各地交易氛围不温不火,未见有明显改观。那么影响甲醇走势的利空消息释放完毕么,甲醇市场是否会继续走跌呢,我们分析如下:
基本面供需矛盾突出是客观存在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5月5日下午,本土甲醇开工为61.96%,较4月初上涨约4个百分点;一方面是前期检修装置逐步开工,包括内蒙荣信、新能凤凰、兖矿榆林等企业;另一方面,国家宣布天然气、农产品增值税税率由13%降至11%,气头甲醇装置开个提升,包括青海桂鲁、内蒙远兴等,后期青海格尔木等企业有计划重启甲醇装置。而从后续
甲醇装置检修来看,5月检修装置不多,大型企业包括陕西长青、内蒙东华等,其余多为中小型企业,故对整体开工影响十分有限。进口货也将呈现继续增加态势,预计5月份在75万吨附近。
从需求的角度看,山东阳煤恒通MTO自5月7日起检修一个月(配套甲醇装置不停,自5月份起已暂停采购)、中煤蒙大MTO自6月10日起检修(5月份以来采购量有降低)、常州富德MTO停车未开;虽有江苏连云港盛虹装置重启(前期库存充裕,实际采购量有限),故MTO的开工是呈现下滑态势,采购量也有明显降低。传统下游为传统淡季,甲醛、醋酸等开工预计将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期货跌停拓宽现货下跌幅度
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监管层释放的防控金融风险信号等外围利空袭来,4日甲醇期货盘中跌停,5日甲醇期货继续走低。期货面的大幅下跌,导致港口现货交易氛围降至冰点,现货也直线下跌,仅5.1归来后,华东港口跌幅达到200元/吨。
业者心态恐慌情绪凸显
上述利空对甲醇业者心态上施加压力,多数商家恐慌情绪明显。生产企业多采取主动降低库存,调低售价措施;终端用户则按需采购,并不急于建立库存;而在贸易环节,卖空操作的频繁应用,进一步加快了甲醇现货下跌速度。
上述利空在一定程度上仍将起到主导市场的作用,我们预计
甲醇继续有下滑空间。
那么市场在如此悲观的背景下,是否有亮点显现?答案是有的。1.中天合创三期25万吨聚乙烯装置于4月27日投产,其甲醇不再继续外销;2.二甲醚与液化气价差理想,且原料甲醇价格低廉,二甲醚生产利润达到近几年高点;3.经过甲醇价格大幅走跌,MTG理论盈利状况转好;4.多数终端库存维持中低位水平。近期市场不宜过分悲观,需关注贸易商操作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