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量继续大增
2016年中国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废碎料及下脚料累计进口253.26万吨,进口同比增加23.81%。2017年1季度中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废碎料及下脚料累计进口71.0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56.40%。
虽然进口审批通过率不高,但2016年四季度再生瓶片行情大涨影响仍然存在,国内商家进口热情不减,一季度再生PET进口延续大幅上涨态势。但《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4月份正式通过,这对再生PET进口影响深远。近期有商家表示二季度进口审批难度继续加大,并且业者对瓶砖类产品禁止进口预期明显,预计二季度再生PET进口增速或有减缓。
东南亚集团优势明显
从进口来源国方面看,前十位仍是日本、欧美及东南亚国家为主,作为中转港的香港仍稳居首位。2015年以来一直稳居第三位的美国下滑2位,排在了第5位。澳大利亚上升11位,排到了第9位。
一季度国内再生瓶片价格波动频繁,欧美货源船运周期较长,进口风险较大,所以商家更青睐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和菲律宾这些东南亚的进口瓶片。而澳大利亚是前十位中进口均价最低,同比及环比价格波动最窄的,这也是吸引商家进口的一个主要原因。短期再生PET主要进口基本格局仍将维持,东南亚的集团优势不容小觑。
四大海关占比85%以上
从再生PET进口海关占比情况可以看出,上海海关、宁波海关、黄埔海关和广州海关稳居前四位。这和下游再生化纤产能分布较为一致,江浙是下游再生化纤的主产区。而广东一带毗邻香港,也有部分再生化纤企业,从香港中转的货源多从华南海关进口。
具体来看,华东的上海海关和宁波海关占比双双下滑,而华南的黄埔海关和广州海关则延续上涨态势。其中前两个月黄埔海关占比竟然超过宁波海关位居第2,广州海关占比明显上升,但是3月华南两海关占比大幅下滑。这与2月份开启的“国门利剑”行动有较大的关系,华南一直是海关严查的重点。从价格方面来看,也是华东海关进口品质较高,华南海关进口瓶片价格稍低。预计二季度再生
PET海关进口分布难有明显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