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改气或受气源限制 进展恐难达预期
www.chemmade.com
2017-04-17 13:51:52
金联创
当前,为了减少雾霾天气等重污染天气的出现,各地都在积极推进大气污染治理行动,很多地方为此也提出了燃煤替代计划,其中“煤改气”就是重要的替代措施之一。但是,“煤改气”固然很好,也要先考虑燃气供应能力、渠道等现实问题,防止因大规模“煤改气”引起需求剧增,导致“气荒”的出现。
燃煤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偏高和散烧煤污染,是导致冬季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燃煤比重,发展清洁能源替代燃煤,这也是国际上治理雾霾的成功经验。各地具体采用哪种清洁能源还是需要因地制宜地谨慎考量和抉择,而不能人云亦云地跟风而上,特别是大规模推动“煤改气”方面更要慎重。
近几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替代能源竞争加剧、天然气价格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天然气需求增速放缓,近两年各地也没有遇到过“气荒”。但是,“冬季供应紧张、夏季需求疲软”季节性供需矛盾却日益突出,供需总体处于紧平衡状态,难以支撑大规模“煤改气”。?
此前,国家能源局的《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驻点京津冀专项监管报告》曾经提到,京津冀地区天然气供应总体呈现非采暖季供应充足、采暖季供应紧张的特点。特别随着北京关停全部燃煤电厂,及京津冀“煤改气”工作的持续推进,将导致天然气需求峰谷差进一步加大。
壳牌4月10日发布的2017液化天然气(LNG)前景报告(中文版)称,中国的天然气需求量预计将出现显著增长,从2016年的2000亿立方米增长到2030年的4500亿立方米。需求的增长将由常规和非常规国内天然气,管道气和进口LNG共同满足。中国已经制定了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比重的目标,由2015年的5%提升至2030年的15%。假设中国将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1亿吨/年的LNG进口,这将相当于全球新增20%的LNG需求量。
文章关键词:
煤改气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