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月下旬乙二醇重新回到6200元的价位之后,市场行情便一直呈现震荡僵持之势,中途虽有过短暂的拉升,但终究未能改变整体偏弱的局面。
上图是乙二醇的下游聚酯产品的利润走势图,从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近期的一段时间里聚酯产品中不论是涤纶长丝还是聚酯切片,其利润均呈下滑之势,这种转变开始于三月初,而彼时的乙二醇价格在7000元左右。从春节归来之后,
乙二醇一直呈现下行趋势,在成本端原料价格持续下滑之后,聚酯产品的价格也随之下调,进而利润空间被压缩,但利润空间被压缩亦非单单是原料价格的下跌,其中成品库存高企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上图可以看出自2017年1月以来聚酯产品的库存一直呈现上涨态势,而这种态势于三月末四月初达到峰值,随后开始有所下降,而较高的库存使得聚酯厂商不得不考虑去库存问题,在此阶段中,降价促销似乎是一个较为普遍的方式,于是聚酯产品的价格于三月初开始回落,以牺牲部分利润的方式来消化库存,这样又会向上作用于原料的采购,使得原料采购的积极性降低,鉴于场内普遍存在的“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在乙二醇当前的价位工厂大多表现出较低的采购意愿,且今年合约货的供应量较去年有所增加,对于市场上原料的采购需求便越发平淡。
近期,虽然港口库存开始微量的减少,供应端利好浮现,但受制于需求端的萎靡表现,市场行情始终难以形成向上突破,而下游需求近期似乎仍然难以看到回暖的曙光,
乙二醇要想恢复往日雄风亦离不开基本面的支持,因而在当前的环境下,乙二醇的日子可能还是得继续带点“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