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进少出多 国内部分库区甲醇缩量明显
进少出多 国内部分库区甲醇缩量明显
  • www.chemmade.com
  • 2017-04-05 09:50:33
  • 金联创化工
  •   2017年2月份以来,国际市场(包括中国)行情变化较快,因供需面转换较快,亚洲美三地市场均为冲高回落行情,而中国市场基于此次行情下滑的主要动力,3月份整体进口到货量有限,且因亚-美两地套利窗口反向开启,中国港口进口货库存进一步减少。

      2017年2月份中东、东南亚甲醇装置相继出现问题,整体开工负荷下降,进而使得欧美两地市场重心大涨,部分涨至9年来历史高点,同时亦导致了中国及东北亚市场进口的缩量,而在欧美价格走高、中国进口缩量的同时,中国甲醇市场的另一个身份——主产区日益突出。

      众所周知,随着2014年以来,中国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的陆续投产,中国甲醇需求步入快速增长期,仅以2016年为例,中国甲醇市场新增烯烃产能近250万吨,在系数放大作用下,新增甲醇需求量达700余万吨,同时导致了中国甲醇进口量激增60%,进而使得中国供应大国的身份被需求打过的身份所替代。

      但是我们仍需注意的是,截止2016年年底,中国共有甲醇有效总产能约7600万吨,占国际甲醇总产能的50%左右,而随着2016年年底中国甲醇价格的单边大幅上涨带动,国内煤制、天然气制甲醇盈利性均有所增加,部分企业盈利高达数百元之多。而因节后国内外市场的差异性表现,国内货物开始冲击港口,并经由港口市场传递至国际市场,形成自西向东依次拖累下滑的局面。据金联创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华东港口部分库区如常州、张家港、南京等地库存较年初增加10-13万吨库存,而以进口货为主的太仓港口整体增幅则相对有限。

      在国内货物销往港口市场的同时,内外盘价格持续倒挂使得整体进口缩量,其中2月份中国甲醇进口量降至67.5万吨附近,而3月份部分国际主要贸易商调整贸易策略,通过对中国市场长约量减少影响,以将更多货物销往日韩以及欧美市场,继而使得中国进口量缩量明显。据数据显示,2017年3月份中国进口甲醇或缩减至50-53万吨,约有60%左右集中华东港口,且部分库区月内到货十分有限,仅有1-2条船货到港。

      在3月份中国市场较欧美两地市场提前下跌的背景下,部分时段中国-韩国、中国-美国套利窗口开启,部分保税货物开启转口贸易,且部分货物以回程船运输为主,运费相对较低。据悉,2017年3月中旬至4月初,中国约有6.3万吨货物转口,其中韩国地区约有3万吨,转口至美国地区约有3.3万吨货物,且多集中太仓港口。而伴随着保税货物的转口,华东港口部分库区库存降幅明显,其中太仓地区库存至月底降至18.7万吨,较2月底减少近8万吨。
  • 文章关键词: 甲醇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