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3月国内甲醇“雪崩式”下跌的背后
3月国内甲醇“雪崩式”下跌的背后
  • www.chemmade.com
  • 2017-03-27 11:07:41
  • 卓创资讯
  • 图1

        3月份中国甲醇市场进入了雪崩式下跌阶段,始终未能达到相对夯实的底部位置,在此波持续深入的下跌背后,有些重要因素值得我们关注。


        运费变动“诡异”,货物抵达目标地抵达确切时间值得关注

        沿海在周后期逐步进入了短时性的止跌企稳阶段,但内地甲醇市场总体来看, 虽然西北北线压力不大,但是西北南线以及陕西关中少数厂家、山西河南等等区域压力仍存。前期说过在3月13日内地运费大幅回落50-70元/吨之后,部分陕西关中、西北和山西等地低价货源陆续进入目标消费市场套利,但随着下游和终端工厂积极低价建仓以及贸易商积极执行合同拉货,内地运费在上周周后期再度回涨40-60元/吨加之上周后期内蒙古等地下雪,部分高速路段临时封路,再度造成了物流紧张,车子和低价货源配货不均尴尬情况凸显,多数上周订购的内地货物抵达目标地区时间再度搁置。

        甲醇制烯烃全面助跌国内甲醇市场下跌

    图2


    图3


        甲醇制烯烃工厂曾经15年以及16年给予港口和内地稳固托市作用的下游,进入2017年春节过后全然“变了脸”。在此次甲醇甲醇深入回调过程当中,甲醇制烯烃给予了极大的“助跌”作用。3月上旬,由于外盘成本偏高,港口几家烯烃工厂顽强接触接受高位的长约价格(高于3000元/吨成本),而全面“吸收”内地低价“血液”。这几大程度上导致外盘价格直线下跌,而到了3月中旬,少数华东甲醇制烯烃新建工厂在自身库存持续高位以及未能如期投产的情况下,不得不被动换货或者直接销售应于近期抵港的进口甲醇船货,以规避不可预知风险。而近期亦有沿海另外2-3家甲醇制烯烃工厂计划停车(考虑到利润和装置自身问题)。而内地方面,虽然一体化的烯烃装置利润要明显高于华东外购甲醇制烯烃利润,但基于种种自身原因,从3月中旬开始西北有3-4家甲醇制烯烃工厂直接销售粗醇或者精醇,而非直接用于生产下游产品烯烃,亦有华中的一家烯烃工厂于上周周末(25日晚间)意外停车检修。这些沿海和内地甲醇的使用大户一时之间均变为了甲醇的销售大户,让国内的甲醇厂家和贸易商“情何以堪”。在原油持续回落的情况下,传统油制烯烃、PDH制烯烃利润仍旧远远低于甲醇制烯烃的利润。

        外盘和港口现货逐步进入平水状态,适宜适量买入

        上周在4月份到港的进口货物依然难以放量的情况下,一手进口商再度主动放低价格,上周中期4月份到港的进口中东非伊朗船货以及东南亚甲醇船货集中成交在295-300美元/吨。295-300美元/吨美金盘价格基本和4月下旬纸货和华东港口现货逐步趋于平水或者顺挂的位置,基于上周开始,港口和内地套利窗口逐步关闭,少数港口贸易商和下游工厂理性补入相对低位的4月份到港的进口船货。

        3月下旬整体转口货物和进口货物能否真正对冲

        另外,虽然内地流入华东港口货源充裕(多为前期订购的内地货源),但业者多预期3月下旬至月底大量转口的港口货物将加速释放港口的库存量。据卓创资讯不完全统计,预估3月24日至3月底江苏区域整体转口货源在7.20万吨附近,而(3月24日)至3月底抵达江苏港口进口船货数量在 6.45万-7万吨,实际到港的进口货物和整体转口的保税货物能否真正对冲,我们将拭目以待。

        目前甲醇的走势除了看国内供需面的变化,还要看甲醇制烯烃的利润、国内甲醇主力产区的成本线以及外盘货源经销商的止损点位。3月份国内甲醇断崖式的下跌将甲醇上中下三方 “一网打尽”:甲醇制烯烃工厂“抱团取火”,工厂停车降负荷或直接选择销售货源以求避险,部分外商选择新的方式“修正”长约,一时间醇价难被支撑,遭遇严酷的“暴风雪”行情。请近期业者及时关注MTO/CTO即时成本变化、外盘货源经销商的“边际”利润、国内甲醇主产区域的成本线。
  • 文章关键词: 甲醇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