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7年以后
丁苯橡胶的上涨势头在2月中旬戛然而止。随后迅速转向,价格急剧回落,山东地区齐鲁1502报盘至2月24日回落至20000元/吨,实际成交价格偏低。造成行情转向的主要原因在于业者面临沉重资金压力。由于春节前利好因素极多,中间环节、终端环节均有存货。节后,终端环节与下游的博弈造成复工缓慢,拉长采购时间,而中间环节此时则面临双难,出货难和资金难。由此,合同商开始压价出货并引发获利盘回吐,市场出现踩踏,价格急剧下降,而中石化和中石油自20日大幅降价更是一盆冷水兜头而至,交投愈发萧瑟,价格则至无底线状态。
当然,资金压力只是行情转向的一方面。丁苯橡胶与天然橡胶价差在17年进一步拉宽造成下游企业诸如中小型轮胎企业和胶管、输送带等制品企业用天然橡胶替代丁苯橡胶的比例增加导致需求量降低也是一方面。另外,价格高企也迫使部分企业使用等外品。此趋势在丁苯橡胶价格未恢复至天然橡胶价格以下将会长期存在。不仅如此,天然橡胶偏弱下行,丁二烯下滑对于
丁苯橡胶也构成拖累。
当前,丁苯橡胶市场报盘较高点已经回落4000元/吨以上,而实际交易价格则回落更多。丁苯橡胶的跌势是否就此而止,笔者认为尚不尽然,短期行情偏弱的局面仍会延续。首先,需求面的改善和进口料的消耗尚需时间。节前多数企业的备货按满负荷运行进行,但是节后开工率偏低,无形中造成原料消耗时间的延长,预期在3月份中旬才能消化完毕库存丁苯。对于进口料而言,多数11-12月预定的货源将会在1-2月份集中抵达,工厂对此原料的消化也需要时间。其次,国内部分企业在合成橡胶转弱的情况下开始调降丁二烯价格,外盘也因为受到拖累,成本支撑力度的下降对于业者心态起到压制。再次,中石化和中石油在2017年的首次降价远远大于业者预期,且调降后部分销售公司不断催促合同商执行计划,合同商压力加剧,对于市场趋势则愈发看空。中石化、中石油在2月底前虽透出稳定价格的意愿,但是在市场信心已经崩溃的情况下,尚难以有效达成目的。达成目的首要条件是通过控量、控价乃至稳价等措施恢复信心。另外,天然橡胶的转向对于合成橡胶而言则也起到压制。
但是,上述因素只是对于中短期市场而言。在中长期方面,装置检修等将支撑行情。检修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丁苯橡胶装置的检修。齐鲁石化、抚顺石化两套国内最大的乳聚丁苯橡胶装置分别计划在5月份和6月初安排检修1个多月,中石化和中石油销售公司的备货和下游企业的存货料将在3-4月份开始,市场可供流通的资源或偏紧。另一方面是丁二烯装置的检修。镇海炼化的丁二烯装置检修计划虽计划取消,但是上海赛科、扬子石化、抚顺石化、辽通化工、韩国YNCC、台湾中油等丁二烯装置却将按计划检修,丁二烯资源紧张。尤其对于国内的合成胶乳企业和民营橡胶生产企业来说,届时会难以采购到合适的丁二烯。不仅是装置检修,随着博弈的结束和库存资源的消耗,3月中旬以后轮胎等制品企业的采购将缓慢增加,另外ITC裁定进口中国轮胎不构成对美国轮胎企业损害也将利好轮胎的长期出口。此外,在3月14日抛储及沪胶3月合约交割以后,国内外处于挺割期及轮胎好转将支撑天然橡胶,对于丁苯橡胶而言也会起到支撑。
综合而言,由于业者信心的崩溃和需求改善缓慢,同时也因为存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以及相关产品压制,丁苯橡胶行情在2月下旬至3月初将处于偏弱格局。随着供方企业储备检修期间的库存而减少放货,且终端也因为库存资源消耗以及因主要供方企业检修而提前备料,3月中旬以后市场可流通资源将减少且终端企业的采购量会有所增加,届时行情有望转向上行。此间,丁二烯多套装置检修造成
丁二烯居高也将会支撑合成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