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胜利减产500万吨 减产步伐根本停不下来
www.chemmade.com
2017-01-11 09:24:02
卓创资讯
低油价的长期困扰,迫于国内产油成本居高不下,四大产油商于2016年初纷纷调降原油产量目标。据最新数据,2016年大庆和胜利油田分别生产原油3656万吨和2390万吨,较2015年分别减少182.6万吨和320万吨,合计减产500万吨。而根据两个油田的计划来看,2017年胜利油田将继续减产,而大庆油田减产则将持续到2020年。即便国际油价在减产协议的支撑下大幅回暖,重返50美元关口上方,但中国原油减产步伐根本停不下来……
近日,大庆和胜利油田2016年产量数据相继披露。其中,2016年大庆油田生产原油3656万吨、天然气37.7亿立方米,完成全年油气生产任务。胜利油田2016年生产原油2390.19万吨,生产天然气4.04亿立方米。通过计算我们得出,2016年中国最大的两个油田原油产量合计减产502.41万吨,约占去年全国总产量的2.34%。
受到大庆和胜利油田大规模减产的拖累,2016年国内原油总产量也将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初步预计2016年国内原油产量将降至2亿吨。
根据生产计划,胜利油田2017年油田生产原油2340万吨,较2016年继续减产逾50万吨。大庆油田则计划到2020年将原油产量调减至3200万吨,年均减产约114万吨。而近年国内并无大型油田投入生产,两大油田产量降幅难以被弥补。因此,我国原油产量下滑势头还将延续。
截至2016年11月份,国内原油产量1609万吨,约391万桶/天,位居俄罗斯、沙特、美国和伊拉克之后,是全球第五大原油生产国。而随着减产压力的持续,同时伊朗原油产量(2016年11月产量为370.3万桶/天)的逐步提升,伊朗有望很快超越中国升至第五位。
中国原油产量的大幅下滑,很大原因归结为资源优势小、生产成本高。在2014年国际油价经历断崖式下跌后,复苏道路极为漫长,全球产油国饱受长期低油价的困扰。高成本项目大幅延期甚至关停,低成本产油国则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因此,减产成为当前全球原油市场的主旋律。
与其他主要产油国相比,中国石油资源储量偏低,主力油田开采年限较长,且剩余可采储量捉襟见肘,大庆油田三次驱油技术的应用侧面反映出了中国原油生产的尴尬境地。根据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原油生产成本大致在45-50美元/桶,高于全球平均产油成本。
随着2016年国际油价触底回升,国内进口原油成本水涨船高。假设国内自产原油成本为50美元/桶,进口原油相对而言更具经济效益。
从这一角度而言,即便在欧佩克减产政策的支撑下,国际油价站稳50美元上方,满足国内原油生产成本要求,但仍不足以刺激国内油田重新增产。一方面,常规油井关停后重启存在技术难度;另一方面,国内四大产油企业为应对油价寒冬,已经大幅压缩上游投资,甚至从组织架构以及人事变动上作出调整,诸如员工分流或提前退休,油田单位自主承包经营等。政策调整的惯性也决定了国内原油产量短时间内难以重启增产,除非有新项目投产。
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自身原油产量的持续下滑,必然会加大对海外原油的需求。因此,国内原油对外依存度持续大幅攀升,预计2016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5%。
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增速持续减弱,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疲软。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成为全球石油需求主要的拉动力量。由于过去两年中国政府对民营炼油企业存在政策倾斜,集中涌入逾7000万吨的进口原油配额,致使2016年中国原油进口增量大幅提升。2016年1-11月,中国共进口原油3.45亿吨,同比增长14%。以15%的增速计算,2016年全年原油进口将增至3.8亿吨。
不过,由于主流地方炼油企业已经悉数获取进口原油使用指标,未来配额增量将会大幅压缩。目前在公示及在申请的地炼仍有十几家,待批配额约在2000万吨。此外,根据去年末多部门的联合督查的反馈情况来看,地炼企业落后产能淘汰工作进展并不理想,这也有可能会影响到2017年的配额下放。所以,在中国政策红利逐步减弱的影响下,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前景蒙上阴影,对今年国际油价的走势而言不是个好消息。
文章关键词:
国际油价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