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全球原油市场正在展开新一轮博弈
全球原油市场正在展开新一轮博弈
  • www.chemmade.com
  • 2016-12-28 14:21:18
  • 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   2016年,国际原油市场经历了不平凡的一年。国际油价在低位徘徊近两年之后,原油市场重量级“玩家”正在展开新一轮博弈。

      2016年,国际原油市场继续在“低价位”、“高供给”、“高库存”和“低需求”状态下挣扎。大部分以石油工业为支柱产业的产油国也因低油价带来的财政困境度日如年。国际大型石油企业裁员、撤资双管齐下,为渡过难关放低了身段。在国际油价持续高位运行几年之后迅速跌入低谷并持续如此长的时间,用“严冬”来形容原油市场并不为过。

      在持续了近两年的持续低价后,国际市场要求减产的声音愈发高涨。沙特、俄罗斯等重量级产油国自身的财政困境也让减产行动成为弦上之箭,不得不发。但减产并非纸上谈兵,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内部成员国间的利益如何协调、伊朗与沙特两国关系对欧佩克政策的影响、欧佩克与非欧佩克成员国之间的减产份额如何分配,成为各家“寸土必争”的问题。

      今年4月份,欧佩克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就减产问题举行会谈,沙特在最后一刻改变立场,谈判最终以失败告终,国际油价再次承压下跌。但欧佩克并没有放弃寻求解决方案,直至今年11月30日,欧佩克最终达成8年来的第一个减产协议。随后,欧佩克又与俄罗斯等13个非欧佩克成员国达成协议,双方自2017年开始联合减产,以提振油价。

      市场分析认为,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联合减产,预示着今后国际原油市场格局将发生微妙的改变。

      自2014年以来,欧佩克始终拒绝通过减产方式调节市场供需关系,试图利用低油价冲垮美国页岩油产业,维护自身的市场份额。今年欧佩克重新决定减产,标志着欧佩克这一策略告一段落,有着一些“回归”的意味。尽管欧佩克早已不再是国际原油市场的唯一玩家,但其占全球三分之一的产能足以在全球供求关系中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只不过今后欧佩克参与全球原油市场博弈的方式有可能与以往略有不同。

      随着页岩油产业的崛起和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产量不断提升,欧佩克的影响力已被削弱,因而在低调参与市场博弈的同时,寻求新伙伴对欧佩克而言将是更好的选择。此次欧佩克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联合行动便是最好的例证。把以往的竞争关系转化为命运共同体,是当前产油国最好的生存之道。

      对于明年的国际原油市场,各方仍然保持着谨慎乐观的态度。首先,减产行动无疑将提振当前仍显疲弱的市场。多数投资机构和市场分析认为,明年上半年油价将站稳60美元/桶,甚至有可能冲击每桶70美元/桶的高位。其次,减产带来的刺激能够持续多久,各方仍心存疑虑。一方面,欧佩克成员国能否严格执行减产协议广受外界质疑,一旦有关产油国没有严格执行该协议,整个协议就有可能面临失败的境地,国际油价届时必将再受重挫。另一方面,随着价格的回升,页岩油产能将很快重回市场。过去两年,页岩油产业也饱受低油价困扰,但页岩油的开采成本在这段时间内也有了明显降低。一旦油价回升至60美元/桶,页岩油产能将快速回归市场。届时,全球原油市场供求关系又将面临失衡的风险,进而遏制油价持续上涨势头。

      因此,产油国并不能因这一减产协议就能“高枕无忧”,明年的国际原油市场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其中,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是影响原油市场供求关系的最根本要素。国际能源署和市场分析普遍认为,明年世界范围内原油需求增长预期仍然较低,指望以目前的减产手段彻底扭转供需失衡状态并不现实。因此,国际油价在明年也难以很快进入快速上升通道。不过,大部分产油国认为,明年国际原油市场的供求关系将有所好转,市场规律将在明年的国际油市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如果说今年国际原油市场的关键词是“减产”,那么明年市场所面临的一个常态将是“调整”。欧佩克8年来首次减产,效果如何,现在还很难确定。在市场各方不断的博弈中,供求关系将在市场规律的引导下逐步趋于平衡,从过去两年的走势来看,这一过程恐怕并不轻松。
  • 文章关键词: 原油市场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