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煤化工迈向产业高端
煤化工迈向产业高端
  • www.chemmade.com
  • 2010-07-24 00:11:19
  •     对于太原而言,煤化工永远是经济领域当中的大产业、大事业、大方向。

        天地有仁,将宝贵的煤炭资源赐予了山西;由煤而兴,我省的煤化工产业也快速发展,在若干领域创造了让世人瞩目的成就。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焦炭主产区,山西拥有全国领先的煤间接液化自主技术,山西更拥有国内单机功率最大的煤层气发电厂……这一份份喜人的“成绩单”,为我省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以节能、节水、环保、低碳、清洁的方法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建设以
    煤为基的现代产业大省打造了一条现实途径。

        今年7月,结合本地优势,我市再次响亮地提出了大力推进煤炭综合利用,建设新型煤化工基地的目标。号角已经吹响,成功就在脚下,煤化工产业,正朝着更清洁化、更产业化、拥有更大影响力的方向努力前行。
     
        1注视煤化工,我们拥有先天优势
     
        “煤层气当然好呀,同样跑一天,我加油的油钱最少得100元,可加气只花不到50元,你说哪个划算?”7月18日,本市出租车司机王一奎照例把车开到了九丰路的煤层气加气站,为自己的爱车加气。作为全市两千多辆油、气混用出租车中的一员,王师傅开的出租车每加1立方米的煤层气花费是3.2元,而现在93号汽油的价格基本上每升在6.3元至6.4元,煤层气的价格优势立现。而且,由于燃料优质洁净,加1立方米的气相当于加了1.15升汽油,所以,王师傅现在更是对加气情有独钟。
     
        王师傅知道煤层气为自己省了不少钱,但是,他也许不知道,支撑起太原7个加气站运行的,是我省宝贵的煤炭资源以及正在加速度发展的煤化工产业。
     
        “大庆油田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为548.2亿立方米,如果能利用好我们的煤层气,相当于再建好几个新‘大庆’。除满足我省供气需要外,还能为北京、河北、河南等邻近省、市供气,这必将带动我省一系列产业的大发展……”昨天下午,省发改委宏观研究院院长李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说。
     
        我省发展以煤层气、煤气化、煤焦化、煤液化为主的煤化工,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丰富的资源蕴藏,更为大规模制取合成氨、甲醇、二甲醚等工业原料提供了先行条件。以煤层气来说,山西坐拥10万亿立方米的煤层气资源,基本占到全国煤层气储量的三分之一,与美国全国的储量相当。据李霆介绍,我省的煤层气主要分布在晋城市的沁水煤田和河东(主要指吕梁、忻州、临汾一带)煤田,分别有6.85万亿立方米和2.84万亿立方米,晋城的煤田分布状是圆形的,而河东的分布状则是长形的,都具备大规模开采的价值。可以说,我们坐拥着煤化工发展的“宝地”。

        2培育煤化工,我们拥有骄人成绩
     
        太原市桃园南路27号,一片绿树浓荫之中,拥有多个国家级实验室和众多领先科技成果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煤化所)就坐落其中。正是在这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煤基合成油技术、加压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甲醇制汽油技术等,成了引领山西乃至全国煤化工产业巨毂前行的强大动力。也由此,这里的煤化工技术国际研发中心成为首批“国家级国际联合研发中心”之一。
     
        “通俗一点说,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如何让煤炭资源更高效、更清洁、更广泛地被使用!”煤化所信息与战略研究中心邓蜀平研究员这样说。经过半个世纪的积淀和发展,我省以煤化所为代表的煤化工科研机构正致力于探索以提高效率、节约能源、减少环境代价为特征的新型技术研发,从而为全省以及全国煤炭高效洁净利用提供核心技术与解决方案。
     
        煤制油技术,就是我省煤化工向行业更高领域发展的代表。煤制油的“学名”是“煤基合成油技术”,正是利用这一自主知识产权技术,2009年底,在经济复苏的暖意中,潞安集团以煤基合成油为基础、煤化工多联产低碳排放示范项目全线投产,这也是目前我国煤间接液化自主技术产业化的第一个项目。它所产出的油品是目前世界最洁净的液体燃料之一,可以直接加入到柴油车辆中。该项目的成功,为我国探索出了一条以煤基合成油为基础,煤化工多联产,循环园区模式,低碳排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变油”产业化路径。
     
        再比如煤层气开发利用。除了直接抽取作为燃料外,煤层气发电更让人鼓舞。据介绍,总装机3.5万千瓦的兰花大宁煤层气发电项目日前开始试生产,每年可使大宁煤矿5400万立方米矿井瓦斯变废为宝,年发电量可达2.3亿千瓦时,是目前国内单机功率最大的煤层气发电企业。至此,晋城市每年的煤层气发电总量将达到近11亿千瓦时,消化利用煤层气2.3亿立方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煤层气发电基地。
     
        3壮大煤化工,我们尚有诸多障碍

        毋庸质疑,我省发展煤化工并非一片坦途。据邓蜀平介绍,水资源不足、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是阻碍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全省煤化工产业结构也不尽合理,突出表现在传统煤化工产业比重过高,而新型煤化工产业比重明显偏低;同时,整个产业的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充分,呈现出初级产品多而后续精细化产品少的特点。全省煤化工产业整体国际化水平低,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所生产的产品绝大多数为基础原料产品,缺乏国际市场需求的精细、紧俏产品。
     
        此外,全省煤化工产业中传统煤化工产业比重较大,且各地发展水平不均衡,直接造成全省在发展煤化工产业中面临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压力明显增大,这也造成了全省产业面临的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从全国发展趋势来看,我省传统煤化工企业必然难以满足高、精、尖的产业格局要求,如果不迅速进行产业升级改造,可能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邓蜀平这样表示。
     
        4发展煤化工,我们瞄准国际一流
     
        7月18日,我市寻找现代煤化工发展之路的目光落在古交。“中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暨山西古交新型煤化工产业规划论坛”在这里开幕,一个高水平、可持续、洁净低碳的新型煤化工基地身形初现。
     
        “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来考虑地区煤化工的发展。首要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技术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否则将来肯定赔钱。”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工程院院士谢克昌表示,要想突破目前煤化工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就要通过大幅度提高技术水平实现产品升级,以煤的高效清洁利用带动新型煤化工发展,以核心技术增加行业竞争力,这样我们的产业之路才能走得长远。这里面体现的是煤炭能源低碳化的利用,高碳产业低碳化的发展。
     
        邓蜀平认为,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集约经济以及生态经济的前提下,我们应充分考虑煤炭资源配置和综合利用,实现煤化工不同产业链的相互扩展,形成共同发展的大循环产业链体系。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水资源对煤化工的制约降低到最低限度;要多联产、循环化、抓高端,对煤电、焦化等产业产生的废气、废渣等废弃物通过煤化工技术加以循环利用,变废品为产品,并向下延伸产业链,大力建设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充分利用山西本地的资源优势,努力把我省打造成我国中部地区具有鲜明技术特色的煤化工基地。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