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苯乙烯上游原料纯苯及乙烯价格坚挺,苯乙烯炼厂利润受到压缩,尤其是北方主要炼厂纷纷上调出厂价格,这将对
苯乙烯市场带来何种影响?
双原料均上涨 苯乙烯成本压力顿显
进入12月,纯苯价格一路走高,华东市场纯苯商谈从12月1日的6750-6850元/吨走高至目前的7650-7750元/吨,涨幅900元/吨。短期来看,纯苯仍将坚挺运行。尽管原油价格走低,但纯苯CFR中国近期跟进国内市场走高,估价突破7000元/吨,相对企业价格存在200元/吨左右顺挂,市场相对企业存在500元/吨左右升水,后者挂牌价继续上调仍有空间,市场近期有望继续创年内新高。
与纯苯相比,乙烯就要“温柔”许多,12月2日,东北亚乙烯价格涨至1060美元/吨,此后维持盘整运行。后期亚洲乙烯价格的上涨或将受到来自欧洲及中东的远洋船货的限制,但整体仍有维持在高位的预期。
苯乙烯炼厂成本大增 高利润时期一去不返
由于上游双原料价格高企,无疑使得国内
苯乙烯炼厂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目前,国内苯乙烯生产理论成本已提高至9792元/吨左右,较月初的9135元/吨,短短一周时间大幅上涨660元/吨左右。
2016年,一季度苯乙烯整体盈利是唯一高于去年同期的时间段,原油暴跌、乙烯及纯苯下滑,成本面的塌陷的同时,低位补空及长线建仓买盘提振下,国内苯乙烯市场筑底反弹,2月下-3月下保持了高盈利水平,一度达到1800元/吨附近。二三季度成本面稳步走高,然苯乙烯震荡下滑,炼厂盈利水平明显被压缩,其中,5月中下旬炼厂持续亏损状态,这也是2016年唯一亏损的时间段,其余时间长期徘徊在不足500元/吨的盈利空间。四季度以后,国内苯乙烯市场连番暴涨,企业盈利再度飙升,11月中一度突破2000元/吨。所以,在高利润的背景下,北方炼厂多数保持了相对主流华东市场较低的出厂价格,以此来应对北方冬季出货不畅的局面。而纯苯的大幅拉涨无疑打破了市场的均衡。
面对这种局面,
苯乙烯炼厂纷纷上调报价。 12月8日,中石化华北旗下齐鲁、玉皇等主要炼厂苯乙烯出厂价纷纷上调至10200元/吨,以应对高价原料带来的压力。不过华东当地炼厂因市场价格高企,整体出厂价格较高,受到影响相对较小。截至12月8日,中石化华东苯乙烯出厂价10650元/吨,整体维持较高的利润水平。
目前,受到原料纯苯及乙烯价格高企影响较大的是山东及华北地区,北方冬季苯乙烯需求本就偏弱,前期炼厂多维持较低价格为主,部分贸易商仍能在当地出货,但目前原料价格走高的影响下,北方苯乙烯炼厂为维持利润只能提高价格,北方当地下游寻货节奏大幅放缓,部分下游停车,后期山东贸易商向华东地区发货的意愿或将进一步增强。
不过山东炼厂价格的上调导致地区间套利货源价格走高。12月5日,山东地区齐鲁、玉皇出厂报价9800元/吨,山东货源运至华东地区报盘在10300元/吨附近。而目前山东货源在华东地区报盘已上涨至10600元/吨。
综合来看,原料价格的上涨或将逼迫山东货源向华东地区转移,这或能缓解华东地区现货供应偏紧的局面,但由于山东炼厂价格本就高企,山东地区货源发至华东价格依旧较高。所以,虽然地区间套利货源将会限制华东地区进一步冲高空间,但其压制力度有限,暂无造成华东苯乙烯市场大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