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纯苯企业挂牌价理性调整的原因解析
纯苯企业挂牌价理性调整的原因解析
  • www.chemmade.com
  • 2016-11-30 10:23:28
  • 金联创
  •   进入11月,国内纯苯企业挂牌价共计上调600元/吨幅度至6000元/吨,自2015年5月之后首次突破6000元/吨大关,但仍未能追平外盘与市场的价格水平。究其主因,主要在于对进口市场的牵制作用,即对自身货源合约供给的保障。

      年初至10月企业价格调整频率偏低,其潜在的原因在于对外盘趋势的跟进,即与外盘保持200元/吨的价差关系,该潜在规律在年内较多时间得到印证,由此产生的企业调价特征在于幅度多偏向300元/吨以内,调整时期想对内外盘存在滞后特点,同时对市场的运行产生指向作用。其主要目的笔者认为一方面是保持对市场走势的合理引导,即维持自身合约供货的稳定,及对进口货源流入量的一定限制,避免出现类似去年的进口暴增产生的潜在的供应面利空影响。从企业与市场的价格关系可以看出,年初至10月两者价格差距始终保持在150元/吨以内,加之与外盘的价格关系,使得市场运行表现较缓,趋势形成缓慢而趋势线相对平整。

      但进入11月,企业与市场的价格关系出现较大的变化,后者上行速度加快,与企业价格逐步拉开,现货量不足及卖家捂盘高报是促进该特征的主因之一,此外外盘逐步突破700美元/吨关口,CFR中国价格水平逐步趋于750美元/吨,同时随着人民币相对美元汇率的下跌,进口成本逐步高企,在下半月进口成本高端突破6000元/吨,而市场高端达到6800元/吨。从企业角度考虑,进口成本的高企势必造成进口商谈的犹豫,国产货源的话语权并未得到较大的削弱,而继续保持与外盘的价格关系,不盲目跟进市场价格,在原本现货量偏紧的市场中,远期将更能对整体成本线产生把控作用,并继续有利于对2017年的合约商谈,对下游企业较多的采取进口方式而非主营企业合约的行为又将产生一定约束,由此可以看出,企业价格相对内贸价差扩大明显,而相对外盘较多时间保持合理的价差,价格上调未采取激进的幅度,多围绕150-200元/吨调整。

      后期短期内供需面的变化仍预期较小,在基本面未出现较大改观的前提下,企业仍将理性调整自身出货水平。
  • 文章关键词: 纯苯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