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石化行业如何走好调转升级之路?
石化行业如何走好调转升级之路?
  • www.chemmade.com
  • 2016-11-17 09:23:29
  • 中国化工报
  •   11月11-12日,主题为“转型升级 智慧共享”的2016石油和化学工业领袖峰会暨中国化工报社理事会第十二次年会在江西瑞昌举办。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的一席话让人印象深刻——“‘ 十三五’这五年,是我们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五年。如果这五年“调结构、转方式”抓得好,取得了突破性、标志性和战略性的成果,就会为今后10年的再次快速发展奠定很好的基础,如果这五年的调转抓得不好,全行业有可能陷入一个更长时期的被动局面。面对这五年难得的历史机遇,全行业一丝一毫都不能放松,一时一刻都不能懈怠。”

      那么,石油和化工行业究竟如何走好这未来的这5~10年的调转升级之路?行业内的几位大咖,给我们亮出了答案。

      调整结构,迈向石化产业强国

      根据宏观经济“新常态”的形势和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发展的基础和现状,石化联合会提出了全行业“十三五”发展总体目标:要迈出由石油和化工大国向石油和化工强国跨越的步伐,并实现具有“凤凰涅槃”蜕变意义的结构升级。

      从发达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一个完整的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链,从原材料起始到市场终端大体可分为五个产业结构层次:第一个结构层次为石油、天然气和化学矿山开采业;第二个层次为基础石油和化工原材料加工业;第三个层次为一般石油和化工加工制造业;第四个结构层次为高端化工制造业;第五个结构层次为战略性新兴石油和化工产业。

      目前我国石化工业的结构主要集中在技术低端的前三类:第一层占30%,第二层占18.7%,第三层占48.1%;而高端化工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两个层次的产品我们几乎都是空白,加快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步伐,改变产业结构低端化、同质化的现状,提升创新能力、加快结构优化升级,是全行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十三五”这五年,是全行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五年。全行业必须按照行业“十三五”目标,朝着“高端化、差异化、绿色化”的方向,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

      今后5至10年,全行业必须要高质量地完成好三大重点任务:一是高质量地搞好传统产业的“去产能”工作;二是要高质量地推进高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突破;三是要高质量地加快培育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成长。

      到203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将会发生明显的升级变化,呈现出一个“基础原材料产业配套合理、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显著、节能环保产业全球领先、生产服务业迅速发展”的充满活力、极富后劲的全新局面。

      基础原材料产业配套合理。只有尽快从根本上把“去产能”的措施落实到位,使主要基础原材料产能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才能持续保持和提升中国基础原材料产业的优势地位。

      高端技术产业特色显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从大国走向强国,行业发展从传统产业走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产业链中低端走向高端,就是要依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生产制造技术。

      安全环保产业全球领先。我们应该将安全环保压力看作是一种发展的动力,通过不断创新,给社会、给企业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生产服务产业迅速发展。随着工业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石化企业的发展趋势一定是不断贴近终端市场,通过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为用户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

      让“去产能”成为共同行动

      石化行业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过剩,是总量问题与结构性问题并存。那么,目前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是什么呢?

      一是产能过剩严重,结构性过剩,高端产品缺乏。结构性过剩主要体现在贸易逆差上。目前,我国2015年全行业的贸易逆差达1621亿美元。

      二是产业集中度低。国内石化企业约3万家,最新的中国化工500强中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只有4家,500亿元以上的有14家,占比不到3%。园区总数为502家,年产值超千亿元的为8家,超500亿元的43家,占比不到9%。

      三是创新能力差距大。2015年,全行业研究投入为1%,到2020年将提高到1.2%。而巴斯夫到2020年将达2.5%,拜耳将达9.1%。

      四是资源环境约束大。

      五是安全形势严峻。

      根据上述现状,国务院出台了《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提出未来全行业要以“坚持企业主体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坚持增加供给与扩大需求相结合;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坚持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相结合”为基本原则,以“产能结构逐步优化;产业布局趋于合理;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为主要目标,实现“努力化解过剩产能;统筹优化产业布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安全绿色发展;健全完善创新体系;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任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指导意见》,石化联合会研究制定并印发了《实施方案》。烯烃方面,要提升烯烃的自给率,烯烃原料轻质化也应是当前的发展重点,即乙烷裂解制乙烯、丙烷裂解制丙烯和正在研发的甲烷制烯烃、合成气制烯烃等,还要关注中国的煤油共炼技术。

      针对以基础化工和传统精细化工为主的传统化工领域,《实施方案》涉及的主要是产能严重过剩的化肥、无机盐、氯碱、农药、染料、涂料、轮胎等七大行业。其中提出化肥行业应当以化解产能过剩为重点,严格控制总量、改善原料结构、优化产品结构,三年淘汰1000 万吨合成氨、1000 万吨尿素、100 万吨磷铵(折P2O5)产能。而对于产能过剩的重灾区——氯碱行业,强调以绿色发展为主题、以技术创新为驱动,重点瞄准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增效益,到2018 年底,烧碱和聚氯乙烯产能要分别净减少100 万吨。

      对于化工新材料领域,则提出要“以关键技术为突破口,重点发展高性能树脂、特种合成橡胶、高性能纤维、功能型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等,提高国内自给率。开展重大工程示范,加快重点材料、关键技术、成套设备的国产化进程,提高保障能力。”

      针对现代煤化工发展中面临的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实施方案》提出要在“突破”与“转型”上下功夫。“突破”就是要依靠技术创新,向高端技术突破,突破一批世界性难题,抢占一批领先于世界的技术制高点;“转型”就是发展方式要从要素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益型,依靠技术创新驱动,走出一条资源消耗少、技术含量高、质量效益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路。要按照“示范先行、合理布局、技术高端、绿色可持续”的原则,严把项目审批关,大型煤化工基地布局和现代煤化工项目的建设,必须从严审批,严控产能总量,严格行业准入。结合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开发,在西部煤水资源综合优势明显、二氧化碳减排潜力较大的区域,科学合理规划布局煤化工产业基地,稳妥推进现代煤化工产业化示范和升级示范。
  • 文章关键词: 石油和化工行业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