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从2015年九月至今一直处于低位盘整阶段一年之久。今年来甲醇期货整体运行区间上移,从去年末的1700元/吨附近走高至2100元/吨,后在1900元/吨—2100元/吨之间宽幅震荡。
近日甲醇现货价格再现西强东弱,其中山东、河南上涨10-20元/吨,而华东、广东、两湖下跌15-70元/吨,太仓低端现货价格暂稳至1915元/吨,产区内蒙、山东和西南价格分别为1820、1840和1850元/吨,三大产区的套利窗口的打开边界分别为2320、2100和2020元/吨,外盘现货人民币价格为1926元/吨,MA701较现货升水110元/吨,升水幅度持续缩窄至5.74%,目前基差压力已陆续修复。未来行情值得期待。
一、近日美指,外盘原油双双大涨
十一假期期间美指突然发力,但美国九月非农数据不及预期,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12月加息概率不到50%。10月7日英镑意外闪崩逾10%,创下英国脱欧公投以来最大盘中跌幅。美原油及布油自9月28日连续上涨,气势汹汹。
综合而言,预计美元后市将迎来回调,在前高97.57一线附近将面临很强阻力,预计突破的可能性不高。后市原油很大概率突破前高,走出一波上涨行情,目标位上看55至60,布油突破前高后有望上看65至70一线阻力,突破前高的节点很可能在美国大选结束后。能化受原油走势影响,高开高走的可能性偏大。
二、供应量不断增加
2016年7月份甲醇产量341.43万吨,相比上月产量明显降低,1-7月份累计产量2432.33万吨,累计同比增加7.8%。2016年7月份国内开工率水平不高,平均在57%左右,8月份国内装置开工率58%,产量预计比7月份有所增加,进入9月份后前期停车的装置陆续恢复,开工率逐渐抬升。进口方面,考虑近期外围装置运行不稳,检修有所增加,今年新增产能较少。外盘价格坚挺可能维持,而现在内外盘现货价格已经倒挂,可能会影响10月份的到港量,进而对港口现货价格形成支撑。
上半年甲醇基本面变化最大的是进口量激增,创历史新高。从上半年进口国家来看中国从新西兰、美国和特立尼达进口数量增加明显,7月份从新西兰进口21.8万吨,去年同期进口量为5.7万吨,从特立尼达7月份进口9.5万吨,去年同期仅35吨,从美国进口量在3-6月份较多,月度进口量在1— 10万吨不等,而去年同期仅不到100吨,7月份从美国进口量下降至37吨。进口量增加明显主要是由于美国页岩气产量增加,页岩气价格低,新增页岩气甲醇装置投产,价格偏低,美国海湾与国内港口价格拉开,今年一季度美国海湾与国内港口价差最高达到73美元/吨,存进口利润,目前价差为倒挂。
此外,甲醇港口库存先降后升,1—6月在相对低位徘徊,7月之后上升明显,截至9月中旬港口库存有96万吨之多。
三、新型需求助力四季度行情
2016年前三季度
甲醇传统需求中,甲醛、醋酸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缩水明显的是二甲醚,由于液化气价格不断下滑,二甲醚价格高于液化气价格,掺烧利润倒挂,二甲醚装置停车较多,开工率大幅下降,二甲醚月度产量较低。
甲醇制烯烃整体运行不错。2016年聚烯烃价格整体走势不错,甲醇制烯烃项目利润不错,摆脱了去年制烯烃亏损的局面。山东部分甲醇制烯烃运转不正常,沿海制烯烃运行正常,部分短期检修,对甲醇的需求不错,四季度常州富德33万吨和和江苏盛虹70万吨开车可能性较大,提前备货将对需求带来较大利好提振。
四、冬季临近助力甲醇需求高涨
随着冬季的临近,
甲醇供应端会相对偏紧。原因包括:随着西北货源不断流入内地主要消费市场和华东港口,西北大厂库存逐渐消耗;冬季取暖季到来,很可能会对天然气甲醇厂家限气,产量降低三分之一左右,导致西北主流产区货源供应更加紧张;冬季由于天气、运力等因素影响,部分物流车队走向华东港口等地,货源从产区流入内地消费市场周期延长,运费上涨,刺激贸易商推涨出货价格。而往年市场也会炒涨一波天气运输因素。
综上所述,供给端稳定增加,新增装置不多,供给增加主要靠目前的甲醇装置抬高开工率或者进口量增加来维持,近一两年的新装置主要是煤制烯烃配套的甲醇装置。传统需求二甲醚萎缩明显,甲醛、醋酸、MTBE等受地产和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下游需求增量主要是外购的甲醇制烯烃项目,未来最快投产的将是常州富德和江苏盛虹两套装置,月度需采购甲醇25万吨左右,对需求将有较大带动。价格走势方面1950元/吨下方是较安全的买入区域,上涨空间受甲醇制烯烃利润影响,如果烯烃后期受供需影响价格弱势,则上涨空间也受限,如上述两套甲醇制烯烃项目投产,将有望被带至2400-2500元/吨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