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全球原油需求增长放缓 “冻产”对原油提振有限
全球原油需求增长放缓 “冻产”对原油提振有限
  • www.chemmade.com
  • 2016-09-19 09:39:46
  • 期货日报
  •   9月26日至28日,OPEC及非OPEC产油国将在阿尔及利亚举行国际能源论坛,重谈冻产。时值会议前夕,产油国相继释放的消息为近期油价带来了较大波动,围绕“冻产”可能的各种讨论甚嚣尘上,然而笔者认为,相较于“冻产”,美国原油产量的恢复迹象更应引起关注。

      全美钻井数量持续下滑

      相对于常规原油,美国页岩油表现出更强的价格弹性。2014年底油价开启断崖式下跌,全美钻井数持续减少,在油价徘徊于40美元/桶附近时,油企仍在缩减开支,钻井数呈现下降趋势。然而,今年6月初,油价回升至50美元/桶附近后至今,全美在线钻井数开始增长。

      钻井数持续回升以及未完井重启为市场带来了美国页岩油产量回归的隐忧。但是,从全美产量来看,总体仍未出现明显的回升趋势,即使偶有增加,之后迎来的便是连续下落。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对美国产量回归的担忧将逐渐减淡。而截至9月9日当周,全美原油产量再次出现增长,未来美国原油产量将如何变动再度引起市场关注。

      拨开云雾再看美国产量变动

      虽然EIA全美原油产量数据并未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迹象,但笔者认为,这是因为部分因素扰乱了判断。一方面,阿拉斯加地区原油产量在每年的6—9月会出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今年6月中旬至今,其最低产量与最高产量间差额达100千桶/天以上。排除该地区产量季节性波动干扰,可以发现,美国本土48州产量在经历了连续半年的下行后,在近一个月出现了一次持平以及近两周的连续增长。另一方面,8月底墨西哥湾受到第九号热带低气压威胁产量下降。部分油气生产商采取关闭平台、转移钻机并疏散非必要人员措施,导致该地区原油产量下滑最高达22%,相当于352.95千桶/天的原油产量受到影响,假若进一步排除这一因素,那么原油产量变化将更为显著。

      油价短暂回升后仍面临压力

      虽然“冻产”重提再度引起市场关注,但笔者认为无论协议能否达成,对于市场的影响更多仅能停留于提振市场情绪层面,难以对原油供需产生实质性的作用。数据显示,8月OPEC原油产量较7月仅略下滑23.1千桶/天,仍处于历史高位。且下降主要来自于国内局势动荡的尼日利亚和利比亚等国,核心产油国并未出现主动减产,沙特及伊朗原油产量持续增长。虽然沙特将增长原因解释为6—8月处于其国内用电高峰季,带来了更大的原油需求,但这也意味着,假若冻产于当前产量峰值,伴随国内需求季节性回落其仍保有原油出口的增长潜力。故核心产油国将原油产量抬高至历史高位的同时,也一步步削弱了“冻产”的意义。

      此外,一旦冻产达成,或在短期内推高油价至50美元/桶以上的水平,而这一水平对于美国Permian这类成本较低的产区来说,带来了回归生产的时机。美国钻井数的增加以及库存井的启用将不断加快美国原油产量的回归步伐,届时即使各国“忍痛”遵守“冻产”,美国的产量增长也将延后市场对于原油供需平衡的预期,油价在短暂回升后,仍将面临强烈的下行压力。

      总体而言,在全球原油需求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冻产”对于油价的提振作用料将有限,美国原油产量的复苏将成为决定未来油价走势的核心因素。在明年四五月份需求旺季预期到来前,油价将呈现36—54美元/桶间的宽幅振荡走势。
  • 文章关键词: 冻产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