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5年末,中国己二酸总生产能力突破200万吨/年的水平。国内己二酸市场呈现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局面。但进入2016年后,仍有部分己二酸新增产能投建。为了避免市场同质化产品的激烈竞争格局,目前投建的新己二酸装置主要以产出精
己二酸,来达到产异化竞争。另一方面,企业通过提高己二酸产能,来做大做强,进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盈利能力。
神马尼龙科技——高端化、差异化、国际化作为企业定位
2016年7月29日,神马集团隆重举行尼龙科技公司己二酸己内酰胺项目一期工程竣工暨二期工程启动仪式。尼龙科技公司是依托集团双30万吨/年己二酸己内酰胺项目成立的一家新公司,位于平顶山市化工产业集聚区,总占地面积1120亩,主要生产和经营己二酸、己内酰胺等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丝、民用丝、工程塑料、增塑剂和食品添加剂等生产领域。
神马尼龙科技己二酸己内酰胺项目一期工程设计产能为己内酰胺10万吨/年、精己二酸15万吨/年。2014年4月3日一期工程建设正式开工,2015年10月30日实现机械竣工。2016年2月29日实现八套化工生产装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和全流程贯通,5月底所有生产装置达产,创造了行业工程设计最优化、总体投资最节省、建设速度最快捷、投料试车最高效的优异成绩。
据了解,尼龙科技公司在项目建设之初,就把高端化、差异化、国际化作为企业定位,己二酸和己内酰胺生产工艺及其DCS控制系统、SIS生产管理系统和MES紧急停车系统均采用国内外先进装置及工艺技术,严格施工管理和原料把关、生产过程管控、员工培训等工作,使整体产品质量指标全部达到国优。其中己内酰胺产品自2015年12月底投料试生产即达到优等品率100%,2016年2月实现满负荷生产,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均达到国内一流;己二酸产品2016年2月底投料试生产,目前产品质量已达国内最高水平。
即将启动的二期工程,将利用一期工程预留土地、已建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对一期建设项目进行有效延续与补充,是实现规模效应、打造大尼龙产业格局的重要工程。二期工程项目计划建设周期35个月,建成后将使集团尼龙产业达到30万吨/年己内酰胺和30万吨/年己二酸的规模,增加就业岗位近3000个,每年新增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11亿元。其中己内酰胺产能迈进国内前三名、己二酸产能将跃居国内首位。
重庆华峰化工——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己二酸生产基地
2015年11月12日,重庆华峰化工第三期18万吨/年己二酸项目在上海签约。该项目预计2017年建成投产。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自2010年入驻涪陵以来,已先后完成了一期18万吨/年己二酸项目、二期18万吨/年己二酸项目和10万吨/年聚氨酯树脂项目建设。
2016年6月,重庆华峰化工召开首次三期
己二酸项目工程例会,标志着三期己二酸项目正式全面启动建设。“这是己二酸项目的收官之作,我们的目标是建成世界一流的己二酸工厂,生产世界上质量最好的己二酸,产出成本最低的醇酮。”公司总经理陈恩之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再次强调了三期项目的重要性。他指出,要将己二酸一期、二期的创新、亮点全部融入到三期项目,要集思广益、反复琢磨、不断改进,确保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最优良的运行装置;同时要总结一期、二期项目中的不足,确保不犯重复的错误,对供应商、施工单位实行严格监督,层层把关;安全、环保部要当好先遣兵,提早做好安环准备,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最后,他表示,全体人员要持续不断创新,要敢想敢做,有责任担当意识,以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齐心协力将己二酸三期项目打造成样板工程。
据悉,三期己二酸建设项目包括16万吨/年环己醇装置、12万吨/年环己酮装置、18万吨/年己二酸装置及相关辅助配套工程。项目建成后,重庆华峰化工己二酸总产能将达到54万吨/年。届时,重庆华峰化工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己二酸生产基地。
综合分析
目前中国
己二酸产品自给率以及市场饱和度已经较高,生产企业平均装置开工率基本在50-60%的区间内波动,未来己二酸新增产能增长率将处于较低水平。2016-2017年,随着神马尼龙科技、重庆华峰化工等己二酸装置的建成投产,市场供应过剩局面或有所加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随着国内精己二酸产能的继续增加,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局面扩大,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且未来重庆华峰化工三期己二酸装置建成投产后,其总产能将达到54万吨/年,将超过目前国内最大的己二酸生产企业山东海力,或将对己二酸市场格局形成影响。再者,随着新己二酸产能投放市场,有望加速产业升级,加快淘汰落后己二酸产能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