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受两碱低迷影响 中国原盐量价齐跌
受两碱低迷影响 中国原盐量价齐跌
  • www.chemmade.com
  • 2016-08-10 14:30:43
  • 中国新闻网
  •   “受两碱低迷影响,中国原盐销售出货不畅,致使目前中国原盐量价齐跌。”中国盐业协会副秘书长、中盐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朱国梁8日在首届茶卡湖盐论坛上如此表示。

      据朱国梁介绍,产能过剩、效益低下是中国制盐行业的顽症。目前,中国盐业市场存在“产量高、库存量高、进口量高”的“三高”现象。2015年,受下游和进口盐以及井矿盐新产能释放的影响,盐行业艰难运行,海盐主产区山东的原盐价格跌入低谷,井矿盐和湖盐价格继续在低位运行,整个制盐行业进入严寒季节。2015年,制盐企业大多亏损,海盐企业依赖溴素支撑,井矿盐企业依赖食盐计划维持,湖盐依旧以成本优势支撑,行业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已显现,行业改革整合已经开始。

      根据官方数据统计,2014年中国纯碱产量为2588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7%;2014年底,中国烧碱产能已达3910万吨,占世界比重42%。2015年累计纯碱烧碱产量较2014年减少128万吨。2016年上半年中国两碱累计产量2872万吨,同比增加74万吨。

      “受两碱的低迷以及大量进口盐冲击等因素影响,中国原盐价格一路下跌,大多井矿盐企业限产,海湖盐企业被迫控制收(扒)盐,而一些小海盐场已经无法生存。”朱国梁说,山东的海盐价格一路下跌,原盐平均出厂价格在75—120元(人民币,下同)/吨,井矿盐出厂价格为120—150元/吨。

      受各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江苏井矿盐价格也同样跟着下跌,很多企业不得不限产运行,以减轻库存压力,但效益严重下滑。“2015年中国原盐总产量较2014年同期减少334万吨,而过去十年原盐总产量同期比一直是增长的;2016年上半年中国累计产盐3808万吨,同比下降4.56%。”朱国梁说。

      朱国梁表示,当前,制盐行业面临着“低增速、低收益,成本长”的严峻形势。他建议,要推进市场化运作,加快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以绿色生产建设为目标,严控新增产能,扩大国内需求;增加下游产业的消化能力。
  • 文章关键词: 原盐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