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产乙二醇的附带产品,
二乙二醇市场价格于7月18日超越乙二醇,由前期500元(吨价,下同)的负价差转为正值。这是2015年以来,二乙二醇价格首次超过乙二醇。这让一直压抑的二乙二醇市场多了一份期待。
“但是,目前市场竞争激烈叠加需求不给力,二乙二醇走强或难持久,继续扩大胜利成果的胜算较小。”部分业内人士对后市作出上述判断。
价格平台上移
“目前,二乙二醇价格已由年初的4650元反弹至5000元关口之上,较今年的低点上涨了700多元,价格平台明显上移。”吉林石化乙二醇装置负责人袁宝刚说。
据了解,二乙二醇价格此番上涨的重要原因是库存数据向好,在9万吨左右,明显低于去年同期。而且,近一半社会库存量在一手供应商手上,因此若主力无意抛售,现货短线偏紧。此外,生产企业罐存也不高,发货率良好,导致主流工厂连续上调出厂价。
同时,期货走强也对二乙二醇现货带来支撑。据了解,二乙二醇当前的贸易模式是“现货+纸货+电子盘”多方结合。当前,部分电子盘降低合约保证金,扩大涨跌板幅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二乙二醇的交易活跃,使投机需求增量,吸引投机盘增加,修复了看空心态。这对二乙二醇现货的上涨起到了一定引导作用。
市场竞争激烈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二乙二醇行业发展并不乐观。“2015年二乙二醇产能增长26.6%,至47.55万吨。其中,乙二醇产能20万吨的三江化工、42万吨的福建联合、50万吨的远东联石化,共包含二乙二醇副产能10万吨,对于今年的市场形成压力。”吉林宝源化工贸易公司副总经理张旭表示。
据他介绍,去年投产的乙二醇项目中,有82万吨煤制乙二醇产能,虽生产过程不附带二乙二醇,但对主产品乙二醇的影响力逐步增加。目前煤制乙二醇在聚酯市场的流通量有所增加,但仍主要以不饱和树脂、防冻液等领域为消费主力。因此乙二醇与二乙二醇下游重合的状况延续,竞争异常激烈。
“基于上述原因,
二乙二醇市场上行压力巨大。对于下游重合的乙二醇和二乙二醇来说,购买者钟情价格更低的产品,因此二者之间的正基差难以继续扩大。”袁宝刚说。
此外,我国二乙二醇进口依存度高达69.6%。1~5月,二乙二醇进口量达22.86万吨,虽稳中趋降,但依然居高不下,抢占了国内市场。
需求整体低迷
二乙二醇下游需求虽然众多,但主体需求仍然狭窄,树脂行业占据了主要的消费领域。近年在调控政策下,树脂的重要下游房地产局部虽回暖,但整体建设增速减缓,市场终端消费受到抑制。
“目前树脂企业的综合开工率仅在54%附近。下游玻璃钢厂开工率仅在4成左右,主要消化前期库存为主,故对不饱和树脂的需求难提升。厂家订单量继续呈现缩减趋势,库存压力不减。在需求疲软的制约下,不饱和树脂厂家开工率难有提升。”瑞阳化工贸易公司总经理王春明说。
据了解,2016年国内新增树脂产能有限,多数装置不能按时投产,目前仅淄博鲁凯新增4万吨/年的UPR装置进入试车阶段。由于下游需求没有较大变化,不饱和树脂产能过剩的问题依然存在。此外,环保成本逐步增加,树脂生产经营的压力持续加大,对原料难以形成利好。
存在回调风险
9月上旬,G20峰会即将在杭州召开。浙江是长三角重点经济区域,是化纤、印染等高污染企业的聚集地。届时,当地及周边企业会被要求停产或减产,以改善空气质量。
“为落实G20峰会的质量保障措施,浙江已梳理了一批重点企业并形成清单。不仅浙江,周边江苏及上海也有不同程度的管控措施,局部地区已提前进入环保严格治理时期。”张旭介绍说。据悉,位于浙江的镇海炼化、宁波富德能源、上海金山石化等装置生产将受到一定影响,届时装置或降负或停车检修。
“国内
二乙二醇产能47.55万吨,而华东地区占据了产能的一半以上,达52%。树脂方面,华东地区亦是产销集中地区。国内不饱和树脂年产能达490万吨,长三角一带的产能占60%以上。预计G20期间,二乙二醇下游开工率将降低至52%附近。商家预计,华东部分地区树脂原料的需求将有一定程度下降,令市场的投机需求不高。当前的二乙二醇价格走强,也许因G20峰会的到来而提前预支,后市存在回调风险。”王春明说。
因此,业内普遍认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加上需求持续低迷,使二乙二醇在正价差以上上涨的压力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