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R22市场出路在哪?自主研发是根本出路
R22市场出路在哪?自主研发是根本出路
  • www.chemmade.com
  • 2016-08-03 09:37:11
  • 中国化工报
  •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相关规定,中国政府承诺至2030年实现除维修和特殊用途外的含氢氯氟烃产品完全淘汰。当前国内拥有巨大产能,同时实施配额制生产限制,导致主要制冷剂R22(二氟一氯甲烷)市场一片萧瑟,产品价格节节败退,已由高位的15000元/吨跌至目前的9500元/吨左右,行业苦苦寻求出路与对策。

      R22市场四面楚歌

      传统制冷剂R22由于对臭氧层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因而受到国际环保组织的高度重视,削减与限制其使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实施配额制成为主要管控手段。到2014年,我国获取的相关配额为30万吨,其中内销20万吨,出口10万吨;2015年在此基础上削减10%,配额降至27万吨,配额主要分配给业内15家主要企业。

      据梅兰集团副总经理周玉斌介绍,当前国内家电巨头海尔、格力、美的等,部分产品已经开始使用R32、R290、R410等新型制冷剂,但进展缓慢,总体上R22的替代转化率仅有20%左右。“这些新型制冷剂也属于过渡产品,由此可见,R22的市场前景非常黯淡。”周玉斌说,“目前企业只能将装置负荷率压缩至6成左右,如果稍有提高,产品市场价格跌落得会更快!”

      过剩产品拥挤独木桥

      鉴于传统制冷剂市场日趋缩减,业内一些企业急于向下游拓展,以减轻产能过剩带来的压力。据记者了解,当前R22生产企业主要拓展的下游产品有三大系列。

      一是氟塑料。氟塑料是耐腐蚀的优良材料之一,耐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有塑料王的美誉,可制成管材、板材、棒材、薄膜、轴承等零件,应用在化工、机械、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氟塑料也包括多种单体共聚物,根据性能不同,用途也不同。

      二是氟橡胶。氟橡胶具有耐高温、耐油以及耐各种化学品侵蚀,机械强度高、密封性好等特点,是现代航空、导弹、火箭、宇宙航行等尖端科技不可缺少的材料。近年来在汽车领域运用增多。

      三是氟涂料。氟涂料涂覆在各种基材表面后,不仅耐候性优异,而且耐溶剂、耐酸碱等,还具有极佳的装饰性,在飞机、新干线列车交通、钢结构、跨海大桥等领域被广泛运用。

      虽然上述三大系列产品看起来市场前途广阔,但其市场容量以及缓慢增长态势难于承载R22巨大的产能。从产业链上看,由R22到四氟乙烯单体再到聚四氟乙烯及其下游,目前业内企业基本都是顺着这种途径朝下拓展,但因产品相对雷同和市场容量有限,又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

      自主研发是根本出路

      据了解,目前在三大氟材料系列中,仅以聚四氟乙烯为代表的氟塑料初具规模,但不幸的是,当下也差不多沦为了明日黄花。而氟橡胶、氟涂料规模相对有限。

      2011年,聚四氟乙烯市场出现异常火爆情景,单位产品盈利达到顶峰。在高利润诱惑下,行业出现一轮迅猛扩能潮。截至2015年末,国内总产能达10.5万吨,较2011年增长65.5%。

      然而,与聚四氟乙烯扩能不相匹配的是,需求增速并没有驶入快车道,导致供需关系失衡,产品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利润空间大幅缩水,至2016年上半年,大部分成本偏高企业已出现产销倒挂。行业负荷率直线下滑,被迫将其控制在5成左右。

      “限量保价成为企业主要自救手段。”周玉斌说,目前中昊晨光、辽宁恒通、江苏三爱富、江苏华奥等企业,采取了停产或维持较低装置负荷率的措施。

      据周玉斌介绍,梅兰集团为消化11万吨R22产能,目前已在江苏泰兴经济开发区新建了万吨级含氟新材料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六氟丙烯、R46、分散树脂等产品。其中,分散树脂投产后可替代进口,市场前景看好。

      “综合来看,改变当前R22以及氟材料市场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强国内研发步伐,以自主技术统领行业,以避免走拾人牙慧的处处被动的老路。”周玉斌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目前相关技术主要掌握在杜邦、大金等国外大公司手里,市场的主导力量就很难掌握在国内企业一方。”
  • 文章关键词: R22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