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民营企业进入扩能高峰 SBS后市格局演变
民营企业进入扩能高峰 SBS后市格局演变
  • www.chemmade.com
  • 2016-08-01 14:24:21
  • 卓创资讯
  •   2016年,SBS再次进入扩能高峰年,仅据上次民营企业的扩能高潮只有3年。据卓创资讯了解,2016,中国国内新建的SBS装置有三套。分别是宁波金海晨光、山东玉皇化工、宁波科元三套装置,三套装置均系民营产能。其中宁波金海晨光3万吨/年SBS已于7月份投产。按照正常的投产进度,2016年底,中国将新增SBS产能14万吨。民营企业的SBS产能将由原来的17万吨增长至31万吨,企业数量由4家变为6家。那么,民营产能的激增对后市供应格局将带来何种影响?

      第一,民营企业内部竞争力强弱已分。

      已经投产或者在年内将要投产的6家企业,各家实力各有不同。其中山东玉皇化工、宁波科元、宁波金海晨光具备较为完善的产品生产体系。其中山东玉皇化工拥有自身的苯乙烯和丁二烯上游配套。宁波科元拥有苯乙烯上游配套装置。宁波金海晨光虽无苯乙烯和丁二烯上游配套,而投建之出就定位于SBS和SIS切换装置,其中自己的上游异戊二烯配套将为后来的SIS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料。未来原料自给型企业将占据一定优势。

      第二,民营企业的技术实力处于分层的底部。

      据卓创了解,民营企业SBS生产技术的获取渠道多来自于中石化。而在产品拍好研发、现有工艺改进仍均在较大欠缺。而近年来,在中国投产的外资及台资企业,均在中国大陆以外有过SBS的生产经验。且在产品的研发、产品应对市场的调整处于较高层次。因此,从技术角度及产品品质的角度看,与中石化、外资、台资企业存在极大差距。

      第三,民营企业将继续受到中石化、中油、中外合资及台资企业的挤压。

      相比民营企业,两桶油成本优势更为明显。且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中石化拥有市场的定价话语权。而外资及台资企业,拥有更好品牌、技术及资本优势。这是目前国内民营企业所无法比拟的。

      第四,国内SBS产能进一步过剩,有望变为下一个“BR”

      除了今年的三套装置投产外,未来仍有数套装置存在投产计划。目前国内市场每年对SBS的需求量仅为70万吨左右。且近几年随着鞋材行业对SBS的需求萎缩,整体增速有所放缓。可以预见的是,SBS产能的增加,将逐步降低SBS的行业开工率。如果,不加以遏制SBS产能的扩张,SBS将有可能成为下一个“BR”

      综合以上看,虽然目前SBS整体盈利尚可,然随着产能的激增,将给激烈的市场竞争。从成本控制、技术实力及品牌来看,民营企业无法在市场中占据优势,无法规避“优胜劣汰”法则。
  • 文章关键词: SBS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