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国内原油进口急剧增长,油价起死回生还是昙花一现
国内原油进口急剧增长,油价起死回生还是昙花一现
  • www.chemmade.com
  • 2016-07-03 09:11:51
  • 龙讯财经
  •   众所周知,今年以来,原油价格已从2月的十二年低位反弹了86%。这背后其中有大部分都是中国的功劳,中国庞大的原油需求一直是支撑油价上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现在却出现了幺蛾子,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快要满了,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石油储备接近极限意味着需求将不济,因此原油或将再次遭到强势打压,或许这一次真的是“无药可救了”。


      今年2至4月份,我国原油进口量都超过了3000万吨,大批满载原油的轮船停在青岛港,等待运往各地方性炼油厂,来自中东、南美、俄罗斯的石油商人纷纷来到中国争抢市场。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5年,我国原油进口量为33550万吨,净进口量达到33263万吨。专家指出,我国原油进口较10年前增长了1倍多,并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以此来看,中国的石油市场对国际油价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经历了5月冲上年内新高每桶50.2美元的火热场面之后,进入6月,原油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多空大战。近期,国际油价一直徘徊在每桶50美元附近不断波动。原本市场上就存在一种说法,就是说50美元是油价今年的生死线,一旦逾越美国的页岩商就会启动,从而会再次把油价打压在50美元下方。现在,随着中国石油进口的饱和,可以想象的是油价就更不可能再次上冲了,这一次油价恐怕真的是无药可救,要直接打压到30美元附近了。


      彭博专栏作家Gary Shilling认为,尽管不久前原油价格反弹到50美元/桶附近,但这一价格水平不能持续,未来油价还将下跌至10-20美元/桶。


      摩根大通分析师在6月29日的研究报告中称,由于此前油价暴跌,今年中国加倍买入石油,如今中国有可能已接近填满其战略石油储备。摩根大通认为,停止为石油战略储备进口石油可能将抹掉中国约15%的进口。


      “自2015年初以来,中国已经利用低油价之机加速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摩根大通分析师Ying Wang在报告中表示,“我们认为,中国所购买的石油可能已接近石油战略储备的容量限制,加上“茶壶”炼油厂利用率可能会下降以及中国需求比预期更低,可能令全球油价短期风险上升。”


      此外,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公司副总裁Zhong Fuliang表示,今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今年2月,中国进口石油已飙升至创纪录的804万桶/天。这对油价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支撑,现在中国的原油储量达到上限,这对油价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称,此前面对储备量的不足,中国正在加快提高石油储备。相比于2014年公布的1243万吨原油储备量,2015年年中的原油储备规模增长了约110%,建成的石油储备基地也从4个增加到8个。现在中国的石油储备已经足够了,后面将考虑不再大量进口石油。


      Gary Shilling也称,近期油价反弹与基本面毫无关系。油价上涨主要是因为加拿大的野火,以及由于政治动荡导致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的减产。但现在全球原油仍然严重过剩。


      在笔者看来,之前油价因中国而起,恐怕现在又要因中国而落。最近油价屡次冲击50美元大关无果,并且随着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接近极限,油价恐将迎来新一轮暴跌。

  • 文章关键词: 原油价格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