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运筹天然气战略储备 七大气库呼之欲出
运筹天然气战略储备 七大气库呼之欲出
  • www.chemmade.com
  • 2010-07-14 09:31:22
  • 第一财经日报
  •     提示:七大气库分别位于天津大港,河北廊坊,河南平顶山,湖北应城,江苏金坛、大丰和如东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而言,如何保障天然气的供应,如今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遭遇“气荒”时,如果能有储气库备用,对缓解用气紧张大有裨益。

      目前,中国沿海正在建设四大石油战略储备基地。与此同时,天然气的战略储备也提上了日程。

      昨天,中国石油(10.39,0.03,0.29%)西气东输管道公司、销售公司总经理黄泽俊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中石油正在加紧储气库的建设,包括盐矿、油藏、LNG(液化天然气)等国内五大储气库正呼之欲出。

      我国目前设计储备气量30亿立方米,调峰能力只有14亿立方米,仅为全年总用气量的2.2%左右。

      建设五大储气库

      在去年全国各地遭遇气荒的过程中,北京市场的天热气供应显得较为平稳,这主要就是因为在陕京线设计时考虑了北京冬季采暖和夏季用气的峰谷差,配套建成了大港、华北两大储气库。

      其中,大港储气库是目前国内已建成的最大储气库,实际库容能力为18亿立方米。

      对于西气东输线上的储气库建设,中石油从8年前就开始做了计划,目前仍在加快实施。

      黄泽俊介绍:“西气东输一线共有两个储气库,一个是苏南的金坛盐库,另一个是苏北刘庄的油田气库。”

      他表示,今年金坛盐库的总储气量约为1.3亿立方米,每天该储气库能采出200万~3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用于调峰。

      预计到2020年时,该盐库的有效气库容量会达到19.8亿立方米。而刘庄储气库已新钻了14口井,到明年上半年约能达到2亿立方米的总规模。因此,届时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储备气体的规模在3亿立方米左右。

      黄泽俊透露,西气东输二线上,中石油也在对两个储气库做可研报告,分别是河南平顶山、湖北应城,总储气量约为金坛盐库的三分之二。

      “还有一个储气库位于江苏如东,靠近中石油的LNG接收站,总储气规划为600万吨,明年上半年将建成300万吨(约合40亿立方米)。如果按照平均数来算,该库能有1100万立方米的数量采出,应急情况下还能加到2200万立方米。”

      除了中石油,另一大巨头中石化也在建设天然气战略储备,目前已经启动了中原油田枯竭油气藏地下储气库的前期工作。

      建储气库条件不佳

      “事实上,我国的储气自然条件并不如国外。”黄泽俊说,地下储气库是建设难度非常大的一个新课题。

      他告诉记者,适合做地下储气的条件有几种:一是类似金坛这样的盐穴,它是储气的首选地。二是油藏和气藏地,像刘庄地区原来就有原油出产。

      “盐穴气库的采气、注气都较快,可采气量能达到60%。油藏和气藏的采气量还很难说出一个具体数据,要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做研究和统计。”黄泽俊说道。

      但中国的整个储气环境不算特别理想。

      在金坛,地表到盐层的埋藏深度很浅,只有1100米,而盐表面到盐底的厚度也很薄,约为500米,建设风险很大。“而在国外,地表到盐层的埋藏深度为1500米,盐层厚度能达到1000米。”

      黄泽俊说,500米的盐层厚度会出现一个问题:如果造腔的体积过大,容易造成垮塌。

      从2002年开始,中石油就开始做前期勘探研究。黄泽俊说,金坛项目进展得很顺利,已实现了5口的老腔注气投产。

      所谓老腔,就是打井、注水和盐化后自然产生出的区域;新腔则是重新勘探、钻井的储气区域,中石油正在进行23口井的造腔。

      他还提到,中石油现在还在寻找一些封闭的水域作为储气基地,“如果是封闭的话,地表就不容易垮塌。”

      据了解,今后中石油集团还将在陕西的长庆油田建设一座120亿立方米储气库,使之成为中国最大的储气库。

      黄泽俊补充说道:“未来中国的储气库将随着西气东输线的建设、中国的天然气需求而逐步增加。比如说在长三角,主要有LNG、刘庄、金坛等储气基地。而在珠三角,未来按照发改委的要求,我们也会做计划。”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