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国钢铁业频繁遭到打压 为何成为标靶?
中国钢铁业频繁遭到打压 为何成为标靶?
  • www.chemmade.com
  • 2016-05-29 10:30:34
  • 北京青年报
  •   中国钢铁业频繁遭到打压,首先是因为自身目标太大。目前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的一半,然而,由于欧美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成本较高,当地钢铁业更容易受到廉价进口钢材的冲击,这就导致中国钢材出口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顺风顺水后,遭遇到越来越大的贸易摩擦压力。


      近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宣布对中国40家钢铁企业的输美钢铁产品发起“337调查”。根据该调查程序,美方一旦裁定企业有违规行为,相关产品或被永久禁止进入美国市场。中国商务部相关负责人27日表示,美方的行动“带有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美国钢铁业的困境,只会对正常贸易秩序造成干扰。


      “337调查”是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款进行的调查。“337调查”此前主要针对涉及专利问题较多的机电产品,对中国钢铁业发起相关调查还是首次。“337调查”比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的反倾销调查要狠的多。反倾销调查不限制相关产品进入市场,只要缴纳反倾销税还是可以在美销售的,但经“337调查”认定违规后,涉案产品将丧失进入美国市场的资格。


      近期欧美对中国钢铁业发起的“贸易战”不止于此,5月25日,美国决定对中国、印度、韩国等生产的耐腐蚀钢材征收反倾销关税,而中国产钢材的税率要远高于其他国家。5月17日,美国商务部决定对中国产冷轧钢板产品的进口税率提高至522%。而早在今年初,欧盟就对中国产的包括建筑用螺纹钢在内的钢材征收了一系列新关税。


      那么,今年以来,中国钢铁业为何频繁成为欧美国家打击的标靶呢?


      2015年中国钢材产量超过8亿吨,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再创历史新高。去年中国经济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下行,在内需方面钢材实际消费量略有回落。中国钢铁产量再创新高,主要依靠出口拉动,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出口钢材同比增长近20%。中国钢铁业去年出口强劲,是由众所周知的市场因素造成的,而非企业间的密谋或政府补贴。人民币对美元以及欧元、日元一篮子货币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贬值,是去年中国钢材出口竞争力增强的重要原因。同时,欧美国家在金融危机后,近年出现的持续弱复苏,促使国际市场需求趋旺,也是支撑中国钢企出口快速增长的一个因素。


      中国钢铁业频繁遭到打压,首先是因为自身目标太大。目前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的一半,随着国内需求趋于饱和,过去两年中国加大了钢材出口力度,这是对外部需求上升的正常反应,也是中国钢铁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结果。然而,由于欧美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成本较高,当地钢铁业更容易受到廉价进口钢材的冲击,这就导致中国钢材出口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顺风顺水后,遭遇到越来越大的贸易摩擦压力。


      而与欧盟不同,美国对中国钢企的打压还有很强的政治因素。美国并非中国钢产品的主要市场,去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钢材只占其总进口量的约7%。因此,美国将国内企业的困境归咎于中国,其目的是不单纯的。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纵观历次美国大选期间,国内贸易保护情绪都会明显升温。中国是世界最大贸易国,又是钢铁第一大国,因此美国国内两个政党都会通过贸易保护来“敲打中国”,借此赢得选民支持。


      中国钢铁业目前面对的是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中国政府要鼓励企业依法进行抗辩,坚决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同时,我国钢铁业必须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等法律法规,尤其要高举环保标准这一利剑,让不达标的钢铁产能彻底退出,通过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最终实现钢企脱困以及出口贸易摩擦减少的目标。

  • 文章关键词: 钢铁业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