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有关麦当劳麦乐鸡中含有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特丁基对苯二酚的消息,再次引起社会对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7月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此召开专家论证会。7日,卫生部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有关负责人强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按照规定的品种、用量和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确保食品安全。目前,药监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对麦当劳麦乐鸡相关产品进行监测。
药监局专家认为,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和2007年8月7日卫生部第15号公告,聚二甲基硅氧烷可以在食用油脂和肉制品工艺中使用。其中,在食用油脂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01克/千克,在肉制品工艺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2克/千克。特丁基对苯二酚可以在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及油炸食品中使用,最大使用量为0.2克/千克。2009年药监局开展的食品安全调查与评价结果显示,全国随机抽取的930批食用油样品中特丁基对苯二酚均未超过国家标准限量要求。
卫生部安全卫生部门该负责人也表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特丁基对苯二酚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允许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消泡剂和抗结剂在食品中使用,使用量为0.01至0.11克/千克,美国允许用于多类食品的加工,最终食品中的含量一般不超过0.01克/千克。特丁基对苯二酚可作为抗氧化剂在植物油脂等食品中使用,使用量在0.1至0.4克/千克,美国允许使用量不能超过食品油脂含量的0.02%。
该负责人同时强调,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我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新品种安全性评估、食品添加剂标准等做出了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按照规定的品种、用量和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作为回应,麦当劳(中国)方面7月5日正式向媒体发出声明,称其在中国售卖的麦乐鸡中这两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完全符合现行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